许明博士的新著《认知美学》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影响开始溢出美学界。连搞国际关系、科社研究、哲学原理研究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言。这是在AI时代形成的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的强烈冲击波。
目前,不仅在华语研究界,而且在当代西方研究界,人文-社科研究不讲逻辑、不讲方法论的现象极为普遍。使用枚举归纳法和初级的演绎法,已经习以为常。许明博士著作的最大冲击力就是对这一传统的方法论提出挑战。本报刊发十一位各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认知美学》的评论和引申,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
推进人文科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钱中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认知美学》借助哲学认知思维、现代认知心理学、语言符号学和脑科学等,首次创建了审美的四维思维结构,包括相关客体系统、美的观念逻辑系统、美感动机系统和美感反应系统,在中国当代美学史上首次构造的认知美学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认知美学》还在审美认知的过程、特征和本质,以及美学研究方法和路径方面,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美学概念、范畴或理论观点,如美的客体——美感主体信息加工总流程,美的客体的质、量、度,主体的超越感与“补偿率”,图-语双重编码,意向逻辑的三要素,美的观念的金字塔结构,审美评价中的情感唤醒,图-语转换与语言反馈,美感反应的模式识别及相似和共振原则,美感的时空移位,美学研究的思维变革等,都具有学术创新的意义。
比如,许明提出美感反应是模式识别,指的就是主体以原有知识为基础的认知方式,从而对图像、文字、声音、物体等审美对象进行分析,解读作出必要的心理反应。也就是说,“美感反应既不是那种无主体的直觉印象,也不是从知觉加工开始的逻辑认识,而是一种特殊的识别判断过程。”
许明提出美感反应系统中的相似原则,认为在意象的运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性质的客体能够被审美反映,在于其存在的结构和主体加工逻辑之间有相似性的存在,而且在美感反应中,相似原则占据着主要地位。因为只有客体对象和大脑中已有的存储信息即“相似块”发生和谐共鸣才能产生美的感受。因为相似不同于相同,美感反应中美的观念的组合呈现为复杂多样的状况,与对象反映所需满足的条件,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相同的,那么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在哪些层面或级别上,相似是可以产生美感共振的。
许明把美感反应系统中的美感共振分为三个级别或层次。第一级别或层次是在具体观念上的共振,这是比较低级的美感反应状态,是属于具体的观念与对象表象的共振结构。第二级别或层次是类观念与对象的相似类,标志了一种“类”存在物的美的特质,比具体观念更有抽象性、概括性。第三级别的相似不再是表象的相似,而是意蕴的相似,是内在心灵的共振和沟通。第三级别的美感共振,是指审美者不仅表层上与对象发生美感反应,而且在较深层次上与美的意蕴发生共振。第三级别或层次是美的理念的抽象对与对象本质的相似。这是最高级层次或级别的相似,这种相似可以说是真正的美感反应。这美感共振是透过具体的色彩线条与人物言行的具象性、表现性等,达到一种文化心理上的同构或共振。而且这种同构与共振,只能发生在真正审美对象与真正审美主体之间,是宇宙间的两个对象在本质上都升华为生命之真谛的相似与沟通。
在这个坚实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思维科学进展与中国的审美经验,已经出版的《认知美学》势必成为我国甚至世界美学界范围内的一部创新之作,成为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成果。
“心以积疑而起悟,学以渐博而相通”
余源培(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许明先生著《认知美学》,是他30年来积累和思考的成果。
粗读后我一直在想,他持之以恒的研究冲动源自那里?又是如何通过孜孜不倦的思考而结出硕果的?很自然地想起了明朝改革家和学者张居正所言:“心以积疑而起悟,学以渐博而相通。”这也许就是答案。
“疑者,觉悟之机也。”怀疑是对传统学说、观念和已有理论的研磨、推敲和疑问,是一种极其可贵的认识契机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方法,如黑格尔所说,是“要从一切确定的和有限的东西中进行证明,指出它们的不确定性。”许明先生创作《认知美学》,冲动来主要自两个层次的“困惑”:
首先,《认知美学》的直接动因,源于作者对美学基础理论的不满意。作者研究了西方美学的逻辑行程,也研究了中国美学的逻辑行程。结果却使他不断地自我怀疑、再怀疑,不断地追问、再追问:美学研究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著作汗牛充栋,然而迄今却并没有构成一部真正的美学研究史,各种形式的美学史只是美学理论的陈列和艺术观点的编年史。美学研究仍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作者自觉地意识到这是机遇,是责任,也是挑战。《认知美学》就是从怀疑中所得出的肯定,分别对审美活动的哲学本质、审美逻辑系统、美的观念建构系统、美感动机系统、美感反应系统,逐一加以研究和论证。
其次,许明先生称,“广义”的冲动和思考更为根本。他长年涉足新时期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思维简单化的倾向,即存在着随意性和逻辑上的不完整性。具体表现为:重价值判断而忽视认知问题,不少成果停留于“索引”式、“简单枚举”式、“经验归纳”式的研究,结果造成的是资料的堆积、玩弄实例、主题大同小异、内容雷同重复、缺少新意。简言之,人文科学的研究存在着逻辑不被重视,甚至不讲逻辑的普遍情况。这导致思想上的绝对化和僵化、教条和迷信,很不利于人们的思考、探索、创新。作者坚信若想改变这种情况,倡导积极的怀疑,是新时代人文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所必需。
《认知美学》的研究路径,乃因“心以积疑而起悟”,又以“学以渐博而相通”而成就。为了实现一次美学研究方法论变革的尝试,作者孜孜不倦地向改革开放生动实践学习,向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摄取有关知识,涉及科学哲学、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甚至研究起民间收藏等,努力做到“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历史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斗,已经存在有几百年。马克思在19世纪就预判到:“哲学对自然科学始终是疏远的,正像自然科学对哲学也始终疏远一样”。而“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在20世纪向21世纪的转换,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则呈现出了相互交融的趋势,并且不断得到加强。
《认知美学》特别将美学研究的视野,扩大到认知心理学等领域。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兴学科,人工智能与其关系极为密切。它强调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它特别重视认知过程的整体性。许明先生敏锐地发现,美学所赖以建立的认知心理学基础迄今很不稳固,尤其在中国还是一个陌生的存在。他以一种超前眼光,追赶时代前进步伐,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对认知心理学的新知识进行“脱毛”,其成果直接增强了美学研究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眼下人工智能给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带来了挑战。借助于智能机器人,人们围绕一个课题对已有知识的获得,将不再成为难事,传统的知识累积型方式优势不在,人们更加需要的科学认知的逻辑方法,需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理性判断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读许明先生的《认知美学》,诸君请千万不要忽视这一点!
《认知美学》:审美研究的新突破
黄力之(上海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原主任、教授)
许明先生在《认知美学》中提出认知科学是审美研究的新突破口,我认为,他这部著作本身就是近年美学研究中的一部突破性力作。
这部著作非常大气精准地回溯了中西方美学史对美学根本问题的研究,一一予以评说,在充分肯定其学术史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传统美学没有建立自己的逻辑体系,没有如自然科学那样的逻辑基础。许明认为,在后现代主义时期,所谓的艺术连起码的对称、平衡、和谐、比例都不需要了,谁对此能够触发出美的欣赏和心情的愉悦呢?“这种现象,是一门学科没有科学地建立起来的活生生的见证”,此论尖锐。
关于以人之自我创造为名义而否认研究本身的科学性的思路,许明举了维特根斯坦和卡西尔二人为例,其实可以上溯意大利维科。维科关于人创造历史的判断是马克思甚为认同的。在理性主义进取的时代,维科不为所动,他从中世纪经院哲学学者那里继承了方法论,形成自己的中心思想:我们只能充分地认识我们自己制造的东西:verum et factu mconvertuntur(认识和制造同是一回事)。因而,在《新科学》中,维科使用了“人类的形而上学”或者“人类心智上的形而上学”概念,以对抗科学理性的形而上学,维科实际上论证了,在客观的自然世界之外,存在着人的自我创造,这标志着人有权自己决定自己。
维科对卡西尔的批判性影响,见之于《人文科学的逻辑》。卡西尔也承认,“人类只于他所创造的领域之中有所理解;这一项条件严格地说,只能于精神的世界中实现,而不能在自然中获致圆满。自然乃是上帝的构作(Werk Gottes),因此,自然是只能够在创造它的神性理智中全相朗现的。人类所能真正理解体会的,并不是事物之本性(die Wesenheit der Dinge),因为事物是永远无法为人类所穷尽的;人类所能真正理解的,乃是他自己的构作的结构与特色。”在美学研究中,卡西尔的思路,相对于“美是和谐”或者“效用就是美”之类的客观性研究,自然更接近于人类自我创造的真相。但是,即使再加上后来的主体—客体关系的研究,也不能揭示审美的真正逻辑何在。
在理顺这个跨越数千年的问题脉络之后,许明认为还是要回到科学上来,即弄清楚科学对人脑结构、机制、功能的奥秘,审美确实是人脑的特殊功能。审美对象可能是人手创造出来的,如绘画、音乐演奏,但确实不是手的功能性使然,而是大脑的活动,只有脑科学才能揭示之。西班牙媒体最近报道,一项音乐文化研究表明,人脑中确实含有有利于恒定节奏的机制,凭着这种机制,人能够把未接触过的音乐听成自己熟悉的音乐,审美的普遍性因人脑机制的普遍性而存在。
《认知美学》是一部面向未来,甚至并非太远未来的一部著作,因为脑科学已经与新的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当AI不仅能在围棋上战胜人脑,而且还能作诗绘画创作小说时,谁能说审美是不需要科学逻辑的呢?当青年马克思说出“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时,五官感觉的要害在人脑,而“全部世界历史”当然是包含科学进步的。
告别旧的思维模式,跳进当代脑科学的研究领域,这是未来美学研究的必然选择。许明先生展望,“随着机器智能人的进步,美学问题脱离哲学母胎而真正独立成为一门介入自然科学、脑科学、人文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制定的新型学派。”这个判断发出了美学研究突破的新信息。
开启我对美学的认识之窗
桂宏诚(台北《理论与政策》发行人)
我原本对「美学」毫无概念,也没想过审美的逻辑,在拜读了许明教授〈美学与认知科学〉的大作后,让我开拓了新的知识视野。尽管我对这篇大作的领悟仍很有限,但确实从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发,也让我觉知以往曾接收过的感官信息,其实已蕴涵了特定的审美观。
30多年前相声的舞台表演曾在台湾年轻人间风靡一时,还记得有出表演叙述某当铺搜藏不少古文物的段子,是用「汉朝的壮阔、唐朝的华丽、宋朝的精练、明朝的胡涂、清朝的腐败」来形容,当场惹来哄堂大笑。现今在许明教授的大作中读到,唐代文人推崇刚健之美,北宋文人推崇平淡天然之美,元朝则展现飞扬展招与粗狂奔之美,都构成了一套关于美感的思想逻辑史。顿时间,我领悟了当年相声表演所抖的「包袱」,其实也蕴含了中国审美观的逻辑。
我个人的研究领域是政治学,了解中国政治思想的底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但我从未想象到的是,中国古代先贤对于「乐」的审美观,原来也和先秦哲学的伦理倾向融合在一起,所以无非是要传达「明其善」或「昭其功」之美。同样地,中庸之道也是中国政治思想的重要元素,而「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不偏不倚和无过无不及等态度,原来也可反映在中国人偏好「圆」或「环」的审美观。
许明教授这篇大作最后指引出美学的研究方向,应可结合「认知科学」的方法,找出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存在的必然规律及其内涵。我认为美学这门学科发展到结合自然科学方法,并以「人」为研究主体,乃为值得期待的新研究方向。
多年前,我曾听过台湾知名教授洪兰的一场演讲,她在认知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颇具盛名。依稀还记得,洪教授在演讲中展示了许多脑部断层扫描的影像,用来解说个性不同的人也可从脑部看出他们的差异,以及在接收到感官知觉的信息后,脑部会产生哪些相对应的变化等。
因此,我相信结合认知科学研究方法后的美学研究,必定更加生动活泼。甚至于,或许我们还可通过科学研究的证据,解释已存入大脑里的知识、价值观和愉悦的感知等,是否影响了不同世代的审美观?
许明教授的大作因授权给我主办的《理论与政策》期刊刊载,为避免从简体字转为繁体字过程中发生错误,我在校对时花了不少精神拜读,这也是我首次涉猎探讨美学及其研究的著作。尽管如此,这篇大作分析人文学科与科学哲学等的研究范式及方法,都在研究方法论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审美判断在根本逻辑上看是一个思维过程
杜书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许明《认知美学》在当代中国美学界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美学研究道路,即走进科学和美学的交叉研究地带,以哲学思辨精神进行审美认知心理和大脑符号代码分析,在经过艰苦卓绝的创造性探索之后,发现了很多闪烁着科学真理光芒的理论。许明把认知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定位为特殊的思维过程,即美的认知过程。这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反应过程。而且认为美的认知系统的建构是由四个基本系统联结成的系统模型。
关于美的客体系统,许明思考:一个客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才变成或可能变成美的客体呢?他认为美的客体要符合三个层面的要求,即内容和形式相统一的质、不同程度的量、质量平衡的度,只有客体的美引起主体的快感,它才可以从自在状态进入人的审美认知域。
关于审美逻辑系统,许明把美的认知过程看作是从客体到主体的审美信息加工过程,并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的初级感知系统,第二阶段是美的意象建构系统,第三阶段是美的观念确认系统。初级系统的感知特征包括对美的符码的感觉登记、观察陈述和知觉加工美的意象组合中有表象、想象和其他心理因素等起作用。审美活动由感觉到审美知觉后,就进入审美表象阶段。审美从感知发展到表象是一个逻辑上升的阶段,表象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语言编码是表象向概念过渡的中介。表象的融合是一种更复杂、更有创造性的形式,参与融合的表象经过改变或加工,融合为一个新的形象。这样通过组合、融合,图像编码促使大脑形成新的表象,可以称之为意象。美的观念的建立和内容是思维的高级阶段。通过意象和概念的混合编码,形成观念;那么观念也就是意象和概念的双向运动机制造成的结果。
关于美感动机系统,许明从人类最初的审美实践出发,以原始材料来对审美动机进行实证分析,来找出审美动机是如何形成的。许明还以现代心理学框架来研究美感动机,并以史前艺术作为例证材料,对人类的美感动机的成因进行心理学分析。
许明美感反应系统中的直觉理论是对克罗齐直觉论的一种超越。克罗齐的直觉论否定和排斥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而许明认为直觉背后蕴含着感知、表象等多种心理要素的综合活动。许明提出美感反映是模式识别,把美感反应与审美接受联系在一起,共同纳入心理机制框架进行研究。
《认知美学》科学回答了审美过程、审美思维是怎样进行的,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角度对美学研究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了融合处理,搭建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和结构,包含了许多丰富和复杂的研究内容,以及许多新颖的理论创建。
认知美学的当代发展与综合创新
陶水平(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许明研究员是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倡导新理性美学。许明在美的认知研究、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研究和华夏审美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其中,美的认知研究是其美学研究的理论核心。许明是我国现代美学泰斗蔡仪先生的首届硕士生,1981年以硕士论文《康德美论的哲学探讨》获硕士学位。1986年,许明继续在蔡仪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
最近,许明又推出煌煌新著《认知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出版)。这不仅是许明认知美学研究新阶段的重要理论创获,也是我国当代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和学术创新,具有元美学的原创性理论意义,显示出作者自觉的理论创新意识和学术前沿意识。关于《认知美学》的写作动因,作者在该书导论与第八章结语中有详细论述。许明在导论开篇指出:“《认知美学》是我30年来积累和思考的成果,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可见,《认知美学》是作者以往对学术成果的继续拓展而且是三十年磨一剑的产物。许明认为,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不能停留于经验论的重复研究,而应当致力于美学研究的学术进步和知识增长,思考和建构美学研究的人文逻辑,揭示被传统美学家忽视的美学深层逻辑和思维黑箱。盖因当代西方前沿科学研究日益走向融汇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认知美学应运而生。为此,许明广泛吸纳了当代西方认识论哲学、科学哲学、格式塔心理学、结构主义理论、符号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理论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等各种最新研究成果。须知,认知心理学本身即是当今国际心理学领域最前沿的心理学理论,贯通了文理科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注重心智探索和信息加工研究。许明撰写《认知美学》的学术志向在追求自我超越与理论突破,对美学思维、对美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哲学基础与深层逻辑进行了重要探索与建构。《认知美学》显示出作者高远的学术追求和宏阔的学术视野。
许明通过对中西美学研究的逻辑行程的回顾,提出了他关于认知美学建构的学术构想。比照康德“三大批判”的哲学体系,许明认为,认知美学研究应当包括“认知美学原理”、“认知与美的创造”、“认知与美育”三大部分,《认知美学》即是其总论。许明认为,认知美学是当代美学研究的元逻辑(亦即元美学、审美思维学)。许明在综合当代认知科学诸多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和建构了美的认知的系统模型和学术逻辑。许明认为,从主客关系的结构上,美的认知的系统模型包括美的客体系统、美的初级感知系统、美的意象系统、美的观念系统。从动态生成过程来说,其中包括美感动机系统和美感反应系统。《认知美学》全书即由此展开,主体部分为六大章。其中,提出了很多原创性的认知美学理论观点。在此,仅以美的客体系统这章为例。作者认为,美的客体既是客观的存在,又是属人的存在。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呈现其符号性特征。对美的客体的视觉特征与听觉符号特征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思维,体现了语言-图像的双重编码及其相互转换原则(这个语图代码转化原则渗透于审美活动过程的各个环节,表现在美感的发生阶段和效应阶段)。美的客体遵循“质(真,宇宙万物的规律性与生命力)——量(量的差异,形象表征)——度(质与量的合题即典型性)”相统一的寻度原理。在本章中,作者对蔡仪“美在典型说”、马克思“人化自然观”的新解令人耳目一新,雄辩有力。其他各章提出了更多更精彩的认知美学范畴、命题。例如,作者认为,审美意象的双重编码生成了语言意象和图像意象,生成了审美意象的真理性、独特性和典型性。又如,作者提出,美的观念的混合编码,不仅生成了审美意象的抽象性和具象性,而且生成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的集合性及其更具体的美的层次性。第六章《美感动机系统》、第七章《美感反应系统》也同样精彩纷呈。总之,《认知美学》全书呈现出一个逻辑严密的认知美学理论体系,给人以深刻启迪。当然,由于《认知美学》借鉴和吸纳了当代西方很多认知科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对于习惯于经验论美学的读者来说,可能带来学术震撼。但是,耐心细致地反复阅读,必将有所收获。《认知美学》的问世,开启了走向科学美学的当代中国美学理论的一种新范式,对于促进美的创造实践、批评实践和美育实践,对于促进当代新质审美生产力发展尤其是高科技艺术审美的发展,对于审美文化的创造和欣赏,乃至对于重写中西美学学术史,都将产生理论助益和积极影响。进而言之,认知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家对世界美学的一个理论贡献,《认知美学》的问世有助于当代中外美学的对话交流。
《认知美学》:方法论的领航
孙力(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特聘教授)
得知许明兄大作《认知美学》出版,因曾听他大体介绍过,于是速求一本希望领略其前沿性。该著作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认知”,即它论述美学的方法论。它不是一般地讲美学,正如书中所说,而是力图返回到“原点”,从“元方法”起步,这种“原-元”是学科成长的根基,当然就不仅仅是美学,而涉及到更加广泛的学科构建的问题,即使是不搞美学,也是绕不过去的“元问题”,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
“元问题”的冲击是巨大的。书中谈到美的认知的“元逻辑”受到的冲击和反思。以普里戈金为代表的耗散结构论在探讨自然界的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对称与非对称等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叩问我们的学理建构(超越于美学):在这个充满偶然、无序、随机的世界上,用决定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研究能行得通吗?其实,决定论来源于我们既有的认识,它一方面在帮助我们理解所面临的世界,但另一方面,也把世界框定在我们固有的认识体系中。而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我们这样悟到的一定是它的真相吗?在如此等等的新兴科学冲击下,“元逻辑”当然应该演进,《认知美学》的回答是理智、谦益、大气的,认为:不是否定决定论,而是用新的进化论的决定论观点去代替机械的决定论,由此建立起研究方法的哲学基础。
本书敢于在方法论上创新,感觉到很大程度来源于作者具有的大视野,打开书就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感觉,不仅有历史的厚重扑面而来,也有时代的新潮凌空翻滚;既有人文学科的审视,也有自然科学的度量。看来做学问,尤其是做元理论的、方法论的学问,要有真正的“虚怀”,才能够集腋成裘、水滴石穿,最终探源到“元”。其实,我们学科建设在这方面的无形的束缚,乃至自我禁锢还是很明显的。作者在书中的一句发问,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警醒:中国的指导性思想马克思主义来源于欧洲,这并没有人有异议,但为什么说到其他思想有领先于中国的,就有诘难呢?的确,这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前提,可能尤其觉得如果承认其社会科学的领先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政治正确。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产生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呢?这其实也是一个方法论问题、元问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我们的既定划分,但在认知层面它们是无法分离的,没有西方的科学技术,如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能诞生的,那么,今天西方发达的科学技术就没有认知的价值了吗?
正是在对这些元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认知美学》给出了它的方法论构建,这样的元初追寻,对其他学科的方法论鼎新应该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读许明先生的《 认知美学》有感
赵修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几乎都把真善美的统一,视为最高的理想。但是,真善美三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冯契先生在《人的自由和真善美》一书中,提出美以真善为前提,是互相促进的。艺术美是“艺术理想的现实”,而艺术理想和真善不能分割,它要求有真实性。就艺术的真实性而言,艺术理想有两个方面的物质前提:一方面,艺术的源泉是社会生活以及人本身;另一方面,艺术理想要成为现实,一定要取得物质外壳,一定要有物质媒介把它表现出来。从形式方面来看,艺术对声音、形体、色彩等自然属性有一种依赖关系,画总是有色彩,音乐总是要讲和声、节奏。从内容方面看,不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要有真实性。“如果没有真实性,那就没有艺术”。“艺术当然不是科学,但是它给人提供真理性的认识,提供智慧”。先秦哲学史上,带有总结性特色的荀子,在论及真善美的关系时,一方面强调“舞意天道兼”。(即舞蹈的意义、理想在于从中直观到天道);另一方面,又强调“美善相乐”(即奏乐、习礼可以使人的感情净化)。艺术可以培养人的德性,造就“不全不粹不足以为美”的理想人格。这里所说的“全”指的是全面的认识,“粹”指的是纯粹的品德,再加上礼乐的培养,就成为美。荀子意属的就是真、善、美统一的境界。而这里真和善是美的前提。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可是后来还是有人偏重于老庄或孔孟。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当代的舆论场。比如,有些舆论一味像后来的腐儒那样夸大道德的作用,甚至将道德归结为政治站位。如尼采所描述,以非道德主义的手段来推行所谓的道德。离开了真理性的认知,来谈论道德和审美。有的则用政治站位来取消审美,将这一艺术领域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一笔抹去。
可是,如冯契先生所说,“如果没有真实性,那就没有艺术”。当然艺术并不是科学,但是“它给人提供真理性的认识,提供智慧”。
许明先生的新著,《认知美学》从审美判断的内在逻辑切入。对初级感知阶段,审美意象组合,美的观念的建构,美感动机,美感反应……等各个系统,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为构建“认知美学”,这一崭新的学科,做了开创性、奠基性的工作。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历史阶段性成果的《认知美学》
王学海(原嘉兴市美学学会会长 客座教授)
许明的《认知美学》导论在《学术月刊》发表,就油然使我想起了“元批判”。当年(1781)的哈曼,尽管犹犹疑疑了近20年,才推出了理性纯粹主义之“元批判”,但它提出的“理性是什么?我们如何能批判它?并且我们如何知道条件和限度”等问题,特别是最后一点的尖锐性和自我反思性,予一个有思想的灵魂而言,无疑是思想的润滑剂和对美学研究渐趋圆钝的一声警钟。而《认知美学》导论的刊发,似一种无形的力量,它用力扭转我们的脑袋往后看,看看近半个多世纪来,中国的美学研究是否真的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发展着,它又托起我们朝前眺望,中国美学研究的道路,是否应该走出曾经的陷阱去作全新的思考。
阿尔弗莱德·怀特海曾经说过,“逻辑和美学的区别在于它们所包含的抽象程度和差异”(《思想方式》),但作为美学的研究,逻辑的起点十分重要,它其实正如《认知美学》导论中所言,对美学理论的真正建构,你首先要有准确的逻辑先导,更为重要的是,许明谈认知中认识的知性之自由,并非是单一的研究美的眼光与具体事物相愉悦的契合,更多的时候,它是在理性批判中寻找到契合的新起点,是智性的启迪。自由,正是在认知的理性作用下,认清思维偏差中产生批判——不得不承认,中国美学的近当代研究,正是有一阶段渗入的极左思潮,便导致了某中心主义的基调下的自然性偏差,《认知美学》导论,无疑为我们探索作为美学研究者主体自身的反思,打开了一扇窗。
美学,审美判断是它的首要作为之一,如何去作审美判断,才会不陷入误区,《认知美学》专著便是从最基础的审美判断着眼,从它的逻辑起点出发,重新梳理了审美判断是怎样发生的,从而再有层级地去求美是什么这样的大课题。而这一切,它又不繁复的兜圈,不在原地踏步复唱,而是清晰明了地从人的认知——大脑思维科学这一科学元点出发去求知。去以新眼光新反省下的新思维,去震醒尚在懵懂中原地踏步的美学研究。
美是主客体的关系,美是实践(性本体),美是自由…美学的大讨论曾经诞生了中国的一些美学学派,《认知美学》专著不是综合这些学派后提出如许基础上的新理论,而是对这些学派研究最核心的“美的”研究方法,进作了梳理、反思和批判,更是从自身独特的认识角度,对中国式的美学研究进行了逆行性的批判。作者服膺康德的审美分析,但又指出方法论的变革才是真正活跃美学研究的工具。它为思想服务,为审美判断的逻辑思维服务。所以,从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认知思维学等学科中汲取思维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回过身来着重于以认知美学对美学进行新路径的研究,无疑是为中国当下美学研究辟出了一块新的天地。广泛的社会性,心境感觉力的主要传导、判断期间内外的多级关系等等,吾以为这一切均是康德审美分析的新延续与新充实。尤其是当代认知语言学以概念中的意识与情感与审美的可行与辩证的可能,如迈克尔·波兰尼所云:“认知就是一种‘内居’”(《认知与存在》),它是以精神存在的特殊方式去作出审美判断的,当然它具有相对性。
许明的《认知美学》或许还可商榷,但它却指出了一个问题:关于审美的认知,首先不是感性的,若感性,则与艺术学无区别。安简·查特吉也指出:“神经美学研究表明,我们的脑部,没有一个专门处理美学或艺术的模块”(《审美的脑》)。美学意义上的审美,必须是理性,它才能上升至理论研究的新高度,才会有理性的哲学·美学的新创见。
《认知美学》以一颗暴突的种子,呈现在我们当下美学研究的土壤中。
返回“元方法”研究的力作,尝试一次方法论变革
袁秉达(上海行政学院科社部原主任、教授)
许明的专著《认知美学》用最新的思维科学成果,从认知思维角度介入美学原理建构,突破了美学研究领域经验论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独树一织实现了美学与认知科学的有机融合。这本专著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是许明博士长期坚守的不变初心:“想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元方法’”,尝试“一次方法论变革”。思维方法的创新是这本专著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
一、《认知美学》彰显作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从广义的人文科学而言,他“一直困惑我们人文学者的研究充满着随意性、逻辑上的不完整性”,他“不满意罗列式的、简单归纳式的研究”,他决心破除“人文学科特殊论”魔咒。长期以来,许明博士“带着彷徨和不断的自我怀疑,不断地追问”,在其陆续发表的文章和专著中,都渗透着这个问题的意识。他的使命是从“人文科学的逻辑”出发来思考,消除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隔阂与鸿沟,尝试方法论变革。他表示,从总体上看,人文科学领域应当有一门新的学科方向:人文哲学,即对人文研究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寻找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研究的思维工具上的异同,而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寻找它们的同一性。他认为,人类思维的共性探讨是一种系统性理念的体现,是脑—认知科学进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表明人对外界的、对人的世界、对对象世界的认知和掌握,并没有独立的两套逻辑系统,现实迫使我们趋向用同一的逻辑和思维去反顾自己掌握世界的方式。文如其人,读许明专著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在学术攻坚的难题面前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产生了一种非解决不可的学术冲动。他撰写这本专著的根本目的,“旨在告别研究的经验思维”,使认知思维进入美学原理领域。作者依循马克思关于科学认知思维的思想轨迹,坚信“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并满怀信心地预言“这一学科前景一定会到来”。
第二,《认知美学》呈现人文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作者以“严肃反思”的态度,发现人文科学研究的“思维简单化倾向”,他长期苦苦思索、孜孜以求的是如何破解美学、乃至人文科学研究的疑难问题、重大问题、系统性问题、前沿性问题、原初性问题、过程性问题、本源性问题及至元方法问题。马克思早就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它是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理论创新的起点,也是学术研究的动力源。由此可见,无论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都应该把问题看作是科学发展的灵魂。都应该从现实问题出发,而不是从书本出发去研究。只有基于实践问题的研究,才能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与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解放思想研究新问题和破解真问题,创立新理论和推动新发展。人文学科研究的最可贵之处,就是作者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直面问题、正视问题,勤于思考问题、研究问题。理论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第三,《认知美学》提供了研究和破解问题的科学认知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大半,但是真正解决问题还要依仗科学认知方法和研究范式。研究者的学说创新力、学术影响力、思想传播力,都取决于本人是否拥有提出研究课题和破解问题的科学认知思维方法和学术研究能力。许明的专著从认知思维切入,首先回答人文研究的逻辑问题。他认为,中国当代学术界基本上回避了人文学科研究的逻辑、方法、思维工具问题。他梳理了西方美学研究的逻辑行程与中国美学研究的逻辑行程、逻辑系统的初级感知阶段与审美的意象组合、美的观念建立的逻辑机制等问题。书中反复出现思维方法领域的基本范畴和创新概念,如认知科学、认知思维、思维形式、思维结构、思维方式、思维工具、思维规律、思维逻辑、逻辑行程、人文科学的逻辑、美学研究的元逻辑、人文研究的逻辑等概念已成为其研究的高频词。其中,最具方法论变革意义的是当属“元命题”“元方法”“元逻辑”“元出发点”的深度思考,以及“本书构想的方法论意义”、“美学研究的思想自白”等精彩篇章。
《认知美学》与认知科学的创新意义已经超越美学界,在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获得普遍好评。许明的认知思维研究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当年我们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阻力,用将近四年的时间进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排除“左”和右的干扰,提出并且回答社会主义的“两个搞清楚”,澄清“姓资姓社”的争论,无不直接指向认知思维和思想方法的重大变革与创新突破。正因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解放思想的先导作用,实质上是认知方法的创新突破,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知方法消除各种错误认知方法,包括孤立、静止、僵化、保守观念和片面性、碎片化、简单化、绝对化思维,以及实用主义、教条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形而上学等认知误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只有大力推进“元方法”层面的认知思维方式的革新,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人文科学发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许博士亮出美学创新成果
汤学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许明是我三日不见便翘首以待的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我们之间尽管年龄相差近十岁,但心似同辈,情同手足,维系这种友情的,除一般人品、性格因素,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我们在人生理想、理论见识、学术追求等方面的相通和一致。多年来,我虽精力分散,笔耕不勤,但对他的学术追求探索十分关注。正是在这种全身心的交往中,我对他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许明就坚定地把研究目标对准时代的重大课题,批评理论的“无根”和“失重”,大声呼唤“前沿意识”“理性意识”,渴望“轻拂那新理性的风”,并对转型期民族文化发展的路向有了自己的思考。在此过程中,他十分重视思维变革,一方面认真研读培根、笛卡儿、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西方哲人的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著述,一方面又对我国近现代知识分子这一认识主体的特殊状况进行梳理、分析、寻找症结所在,寻找理论创新的突破口,“叩响紧闭的思维之门”。《认知美学》就是在认识论美学受到重围的状况下,为美学的认识论路线的合理性杀出了重围!这是美学研究中重大的、阶段性的学术推进!不仅是从“认识”到“认知”的方向性突破,而且是对传统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突破,把主客体审美关系的复杂思维状态用最新的思维科学认识论等方法,多层次、多结构地展示了出来,复现了人类审美思维从客体到主体的复杂过程,打开了审美思维的逻辑结构。《认知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具有同世界同类著作对话的资格,将为祖国的学术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一份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