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Optional parameter $subject declared before required parameter $mailtype is implicitly treated as a required parameter in C:\inetpub\vhosts\biomedhe-111865.package\epaper.sinoustimes.com\wwwroot\cid\interface\email.class.php on line 54

Deprecated: Optional parameter $body declared before required parameter $mailtype is implicitly treated as a required parameter in C:\inetpub\vhosts\biomedhe-111865.package\epaper.sinoustimes.com\wwwroot\cid\interface\email.class.php on line 54
美国与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船及其背后的秘密 - 美中时报0971期
美中时报0971期     2019年09月24日
美国与中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船及其背后的秘密

来源:美中时报 版次:美中时报0971期 作者:历史学博士 杜语 时间:2019年09月24日

一、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船


        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船有哪些呢?当然,我这里的著名,是与美国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息息相关的船,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为人们熟知就可列入考虑的。


        按照这样的标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船有以下几艘:五月花号,波士顿茶船,奴隶贩运船,缅因号,中国皇后号,奥古斯塔号。


        那么,这些船和美国的国家命运和未来是怎样联系的呢?


        第一艘船五月花号是英国移民乘坐的前往北美大陆的最著名的船。虽然在之之前还有其他的英国移民船,但它们并不著名,五月花号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在这艘船上,英国移民中的清教徒分离派领袖于1620年11月21日在船舱内主持制订了一个全体移民都必须遵守的《五月花号公约》,“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此公约奠定了新英格兰诸州自治政府的基础”。


        第二艘船就是波士顿茶船。“1767年英国国会通过了所谓的‘唐恩森德法案’,宣布对输进殖民地的玻璃、纸张、铅、茶等课以入口税,企图用这笔收入支付殖民地官吏及军队的薪饷。这激起了美国殖民地人民运动的高涨,波士顿成为群众斗争的中心”。在波士顿人民的反抗下,英国政府宣布取消其他税种,只保留茶税。英国政府本以为在做出这样大的让步的情况下,波士顿的人民会满意,但大大出乎他们预料之外的是波士顿的人民更加愤怒了,他们在塞缨尔·亚当斯的领导下,于1773年12月16日晚,乘着夜色,把不顾他们的抗议,仍然坚持停泊在港口的包括“海狸号”在内的三艘英国茶船上价值15000英镑的349箱茶叶全部抛入了大海,这导致了英国政府派兵镇压和殖民地人民打响了反抗英国统治的第一枪,而这一枪,一般教科书都认为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


        第三艘船就是美国的奴隶贸易船。当然,贩卖黑奴从历史上来说并不是从美国人开始的,也不是从其宗主国英国人开始的,而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公元1世纪就开始了(1世纪时的《红海回航记》一书就有关于来自非洲之角(今索马里)的奴隶的记载),但英法美肯定是后来居上者,他们不仅贩卖的多,而且做成了一个产业,叫做三角贸易。所谓三角贸易,是指从16世纪开始,英法美葡等殖民者的“商船从利物浦、布里斯托尔、里斯本等港口装上货物行驶到西非海岸,卸货装奴,再到西印度群岛把奴隶贩卖给种植园主,装上糖、烟草和朗姆酒返回欧洲”的贸易,这个贸易的利润是非常惊人的,常常可以达到700-800%。后来,北美大陆的纽约等城市也是著名的贩奴中心。


        但总的来说,16世纪时,控制奴隶贸易的主要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主要则是荷兰,18世纪时才是英国。而美国人在整个奴隶贸易中的角色,主要是买方,而不是卖方,因为在作为清教徒美国人看来,做买方而不是卖方能够减轻不少道德负罪感。


        第四艘船是缅因号。缅因号是一艘美国的军舰,1898年2月15日晚上,这艘美国军舰正停泊在西班牙殖民地古巴的哈瓦那港。据记载:这天晚上,“晚风从海上轻拂过来,劳碌了一天的海军将士正在甲板上欣赏着美丽的海滨夜景,倾听着大海的涛声。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缅因号’爆炸了。很多官兵还没来得及问发生了什么事,就送了命。据事后统计,在这次爆炸中死亡164人,受伤100人”。


        正是这艘船的爆炸,导致了美西战争爆发,战争的结果,是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全面失败,新兴资本主义帝国美国全面获胜,1898年12月,美国和西班牙又在巴黎签订和约,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实际上古巴成了美国的殖民地),并且将菲律宾群岛转让给美国,而美国则付给2000万美元作为代价。由此,美国获得了其海外殖民地,也跻身殖民帝国的行列。


        第五艘船是中国皇后号。1784年,刚刚独立不久的美国就在华盛顿生日这一天派出了这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船,“横渡大西洋,绕过好望角,跨过印度洋,进入太平洋和南中国海最终于当年8月28日抵达中国广州”,从而开启了太平洋两岸最古老的国家和最年轻的国家的首次直接通商。在广州,中国皇后号停留了三个多月,在此期间,出售了西洋参、胡椒、棉花、纱、铅等美国货物,购入了茶叶、瓷器、丝织品、南京布、肉桂等中国货物,共获利3万多美元。


        “18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对华贸易已超过荷兰、丹麦、法国、葡萄牙等老牌贸易国家,跃居第二位,仅次于对华贸易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国。当时的《纽约邮报》将‘中国皇后号’首航成功称之为‘美国商业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中国货成了美国市场的紧俏商品。连华盛顿本人也是中国货的忠实买家。他曾亲自写信,请人代购中国的大瓷盘、薄棉布、丝手帕等”。


        第六艘船是奥古斯塔号。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英、美为了协调彼此的战略,于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8月13日签署大洋宪章。《大西洋宪章》的主要内容是:“两国不追求领土和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有关民族自由意志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设法恢各民族被剥夺的主权和自治权;力求使一国家,不论大小、胜败,在贸易和原料方享受平等权利;国家之间要尽力加强经济的合作,以促进经济进步和社会安全;希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之后重建和平,使各都能在其疆土内稳定和平,使全体人类自生活、无所恐惧、不虞匮乏;在公海上航自由;世界各国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在普遍安全制度建立前,必须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赞助并鼓励能够减轻各国人民军备负担一切错施”。


        宣布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同时表明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尊重各国人民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暴力剥夺的各国人民的主权,各国在贸易和原料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公海航行自由,各国必须放弃武力削减军备,解除侵略国家的武装。


        该宣言是美国登上历史霸主地位的宣言书,其潜台词就是要解体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为美国取而代之作准备。


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船


        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著名的船,本文也举出一些名字来。如徐福的船,曹操的船,崖山的船,忽必烈的船,郑和的船,李鸿章的船等。


        第一艘船是徐福的船,或者也可以叫做秦始皇的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结果没有成功,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徐福再次求见秦始皇,奏报上次不能成功是由于大鱼阻拦,这次再出海请求配备强弩射手。秦始皇求仙药心切,选择相信徐福,就再次派其出海。这次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百工”,并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此后就再也没有音信了。《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甚至推测“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


        第二艘船是曹操的船。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曹操平定完北方回到邺城,立即于邺凿玄武池训练水军,准备南下进攻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权,以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同年七月,曹操大军就大举南下,八月,刘表病死,九月刘表子刘琮就率众归降,曹操一举夺得荆州并荆州水陆军二十万,军威更是大盛,于是就致书孙权号称“我统领水军八十万要与将军在吴地会猎”,企图逼降孙权,兵不血刃拿下江东。不过,在诸葛亮的游说和周瑜的坚持下,孙权不甘认输,遂派出五万大军在刘备的配合下与曹操在赤壁大战,结果曹军大败,统一天下的梦碎,三国鼎立之局遂成。


        第三艘船是崖山的船。“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相持半个多世纪的宋元之战终于到了最后时刻,双方在崖山进行了一场关系到南宋存亡的大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结果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也跳海殉国。


        第四艘船是忽必烈的船。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在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事业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敢于派出远洋舰队征服日本的皇帝。忽必烈先后两次派远征军进攻日本,第一次是1274年,远征军计有大战船三百多艘,轻型战船舱三百多艘,小型运输船三百多艘,蒙汉士兵二万余人,高丽士兵一万多人,可谓浩浩荡荡,威风八面。远征军在取得开局的一些小胜后,已登陆日本本土并获得胜多败少的战果。但遗憾的是元军将领由于害怕日军在夜间偷袭,就将部队撤回船上休息。是夜,可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海上狂风大作,波浪滔天,元军战船大都被刮翻,或触礁沉没,仅有200余艘撤回,官兵伤亡1.3万多人。第一次东征日本遂宣告失败。


        第一次远征失败后,忽必烈并不甘心,又于1281年发动了第二次远征。这次,忽必烈调集了4000余艘战舰,14万大军,分两路东征。东路军战船900艘,官兵4万人,从高丽合浦出发。江南军战船3500艘,官兵10万人,从庆元(今浙江宁波)出发。两军约定在壹岐岛会师。两军虽然最后会师,但由于元军不擅长海滩作战,一直没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这时,海上又起台风,元军船毁人亡,遭到灭顶之灾,元军第二次东征日本又失败了。从此忽必烈再也没能继续派军远征了。


        第五艘船是郑和的船。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壮举,从永乐三年(1405年)开始到宣德八年(1433年)结束,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郑和的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最后到达西亚和非洲东岸,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航线。这一系列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创造世界航海史的奇迹。在这些航行中,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至于郑和下西洋的起因,目前有三种主要的说法:其一是说宣扬大明威德,其二是说寻找建文帝,其三是说包抄帖木儿帝国。


        但也有人辩称郑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那么浩浩荡荡,建文帝若未亡命海外,当可闻风而躲藏起来,大规模下西洋寻建文帝并非有效之方法。


        对于宣扬威德这一点,学界也有多种解读。其一,认为下西洋是为了"通好他国,怀柔远人",践行中国传统政治理念,并认为所谓 "耀兵异域"的说法应该有所修正。其二,认为这从根本上出于明成祖本人的好大喜功,即以天朝上国自居,而令蛮夷国家畏威怀德、输诚纳贡。


        至于防范帖木儿帝国,很多学者都认为郑和下西洋时帖木儿本人已经去世,其继承者同明朝已经趋向关系友好,加之该国已经开始分裂,帖木儿帝国不再对中国西陲形成威胁,因此,这种可能性不大。


        第六艘是李鸿章的船。近代以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堂堂天朝上国竟被海外蛮夷打败,而且还要割地赔款,受尽屈辱,这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朝野上下,一股“自强求富”的潮流开始在天朝上国的朝堂上刮了起来,结果就是中国也有了西方列强曾经独有的铁甲舰队了。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就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铁甲舰队,号称东方第一强大的舰队。这支舰队曾访问过日本长崎,吓得日本朝野股栗震惊,但什么也没有发生,李鸿章的北洋舰队从没想过主动出击,这是一支耀武扬威,聊以自慰的舰队。即使面对日本后来在甲午海战中的疯狂进攻,在勉强出面对抗了一次失利后,也就再也不肯出来,而是坚持龟缩港口,保船保命了,结果,最终命也没保住,而是全军覆灭,剩余军舰全被日方俘获了。


三、背后的秘密就是海权的追逐和探求


        纵观美国历史上的船和中国历史上的船,我们会发现,在美国短短二百余年的历史上,美国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关键时刻都是和船联系在一起的。而且,美国的船并不是内陆的船,而都是远洋航行的船,这些船,或者是横跨大西洋的移民船,或者是更远至非洲的奴隶贸易船,也或者是开启称霸世界第一步的倒霉的自己舰队的舰艇,宣告自己登上称霸世界舞台的另一艘幸运的舰艇,等等。而中国的船,也并非没有远洋的船,比如忽必烈远征日本的船,郑和下西洋的船,但大多数是内河的船,或虽是远洋的船但并没有远洋的目的,不过是找找不死药,炫耀炫耀武力,强化一下朝贡体系而已。更重要的是,这些船最要命的也只是决定个别王朝的兴衰,而不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崖山的船,南宋的舰队灰飞烟灭,日本人常说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中国并不仅仅是汉人,在东亚这块大陆上,生活着的各族人民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元朝和清朝的入主中原只是少数民族战胜了当家的汉民族而已,中国还是中国,文化还是那个文化,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更何况,通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中华民族的包容性更广、更大了。


        因此,美国的船和中国的船背后最大的秘密,就是美国继承了其母国英国的海洋国家的特性,并有清醒的海洋战略。而中国,直到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有朦胧的海权意识。美国最著名的海权战略家是马汉,他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海权论》,一本是《海军战略》。中国最早具有朦胧海权意识的是与林则徐并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魏源。其后的洋务派可以说是林则徐、魏源的后辈,但思想境界反倒还达不到林则徐、魏源的高度。


        不过即使是魏源,他也只是有朦胧的海权意识,还没有达到具备明确的海权思想的境界,也没有在明确的海权思想指导下,形成全局性的、甚至全球性的海权战略境界。在这一点上,本书不敢苟同王家俭在《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失败与教训》一书中所持的观点。该书认为:“如果吾人将其在《海国图志》及《圣武记》等书之中所倡的设立船厂炮局,训练新式海军,制造商船,发扬海运,乃至保护华侨,开拓殖民地等的思想综合以观,实与其后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在其著名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对于‘海权’所下的定义,殆有相类之处,而在时间方面,却较马汉犹早将近半个世纪。”


        不同意的理由有以下几点。第一,马汉是站在全球的立场上看待海军战略和海权的,而魏源是站在中国一隅的角度看待海洋和海军的,魏源甚至还不能将站在大陆角度看待海洋和海军的意识上升到海军战略和海权的高度。第二,马汉是站在进取和征服的角度看待海军战略和海权的,而魏源则是站在防守和迎战的角度来看待海军和海洋的,马汉的海军和战略是立足于海洋谈海洋,谈海洋战略和海权,而魏源则是立足于大陆谈海洋,谈海军的。第三,马汉已把海洋战略和海权意识上升到了理论和思想的高度并进而又反推回实践,从而实现了第二次飞跃,而魏源则是在西方列强打响鸦片战争后才匆忙思考有关海洋和海军的问题,魏源还处在第一次理论和思想的形成阶段,还没有将之与实践结合并从实践中再提取有益的素材进行第二次加工、萃取,因此,魏源的对海洋和海军的认识还处在粗糙和零散的阶段。对此,王宏斌在《晚清海防:思想与制度研究》一书中倒是有比较中肯的评价。王宏斌认为,“把魏源与马汉相提并论似乎有些拔高。一方面魏源的思想中还有相当大的矛盾和局限性。这些矛盾和局限性从他的海防战略中可以透漏出来。魏源反复强调‘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多次提出‘择地利,守内河,坚垣垒,练精卒,备火攻,设奇伏’。甚至还萌生了放弃定海等岛屿的想法。这些思想显然没有超越明清以来陆基防御体系的传统构想。这些局限性的存在,说明魏源即使有一些海权思想,也是相当模糊的。魏源与马汉的差距在于,前者只是初步的经验体味,后者则是一种高度的理性的自觉。”


        的确如此,翻开马汉的名著《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和《海军战略》两本代表作,可以看到,里面充满了对海权意识和海军战略的理论性、思想性都很强的论述。这些论述有些甚至已达到科学的理性的高度。如他在探讨海权的组成要素时已能对其中的相互影响进行深入的科学的理性分析。他说:“生产,是交换产品所必须的;海运,是用来进行不断交换的;殖民地是促进和扩大海运活动,并通过不断增加安全的据点来保护海运。在这三者中我们将会找到决定濒海国家的历史和政策的关键。一个国家的政策是随着时代的精神和统治者的性格和英明程度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但是,濒海国家的历史不是由政府的精明和英明和深谋远虑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位置、范围、自然结构、人口和民族特点——一句话称之为自然条件所决定的。可是又必须承认,并且将会看到,由于某些个别人的明智行为或愚蠢的行动在一定时期内,必将从很多方面大大地影响了海权的发展。这不仅包括用武力控制海洋或其任何一部分的海上军事力量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一支军事舰队源于和赖以存在的平时贸易和海运的发展。”接下来,他又进一步加上了政府的要素,遂形成六要素:一是地理位置,二是自然资源,三是领土,四是人口,五是民族素质,六是政府机制。而当他探讨日俄战争的经验教训时,他也不就事论事,而是已能够上升到人类的普遍经验来认识。如他说:“从人类的普遍经验来看,原理对于行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结果没有在预料到的地方出现,便应对出现在该处的结果给以某种注意,以便寻根求源,找出错误原理的由来。不正确的原理,或者说对正确原理的无视,在这场战争中使一个较强的国家败于一个较弱的国家之手。对战争指挥的低能出自于对原理掌握的欠缺。”又如在谈到沿岸设防与海军战略的关系时,马汉写道:“凡是贸易航运存在的地方,逻辑上便必然促进称之为海军的这种保护方式的发展;但就具体事例而言,却又极其明显,在没有航运的地方可能也需要一支海军。今日的俄国和美国便是这方面的实例。不管各国海军的历史起源的实际情况如何,人们日益清楚,海军的职能具有独特的军事性质和国际性质。就以美国海军为例,其兴起纯属出于贸易考虑。但对外权益并非仅限于贸易权益。这些权益可能既是政治性的又是贸易性的;可能是由于贸易而成为政治性的,例如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权利;可能是由于军事而成为政治性的,主要涉及国家防务,如巴拿马运河和夏威夷;可能是由于民族偏见和同情、种族同情,诸如存在于欧洲的此类情况,或由于门罗主义这样的传统而成为政治性的。”都可以看出,其认识水平远远高于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