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是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7年初),以GDP规模而论,美国占全球经济比重约为24.32%,中国的占比约为14.84%,两国合计占了全球经济规模的39%。因此,中美两国的经济贸易及相关政策的变化,其影响都是全球性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贸易既是全球化的重要象徵,也是各国经济交锋的前沿,贸易摩擦成为国家间博弈的常态,甚至可能引发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战争」。中美两国的贸易关系就是如此,既有巨大的相互需求,但又因为贸易逆差与平衡问题而成为世界上摩擦最多的双边贸易关系。
近年来,全球经济出现了一股反全球化、反自由贸易的浪潮。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轮浪潮竟然是由曾经推动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发达国家在引领,美国和欧洲都是重要的发源地。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当选,在相当程度上就与反全球化潮流有关。事实上,特朗普竞选的口号就是「美国优先」,他多次抨击自由贸易、全球产业转移夺走了美国的工作机会。他上任后,在多个领域兑现他的竞选理念,退出了《巴黎协定》,退出了TPP,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并通过减税政策吸引海外美国公司回归美国。可以发现,在对待全球化和自由贸易问题上,特朗普已经清晰地勾勒出「特朗普主义」的框架。
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中国是「特朗普主义」重点「关照」的对象国家。特朗普多次拿中美贸易逆差说事,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贸易。特朗普政府还因为贸易问题对中国发出警告,并展开了对中国的贸易调查。让国际市场担心的是,中美贸易关系是否会显著恶化?中美之间是否会爆发贸易大战?在紧密联系的全球经济和贸易生态中,如果两个巨人打架,毫无疑问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冲击。
中美贸易规模大 摩擦不断
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来自规模不小的中美货物贸易逆差。据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美贸易总值为3.9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2%,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14.2%,其中对美出口2.91万亿元,增长14.5%,自美进口1.04万亿元,增长17.3%,对美贸易顺差1.87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987亿美元),扩大13%。
美国的统计与中国的统计有很大差别。据美国商务部2月6日公布的最新贸易统计数据,在美国民众收入增加、消费者支出强劲的背景下,2017年美国贸易逆差创九年来最高纪录: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同比上涨12.1%,至5660亿美元。其中,2017年中美贸易逆差增加了8.1%,至3752亿美元,不过这一增幅低于美国整体贸易逆差的增幅。
要指出的是,在中美贸易中,中国的顺差来自于货物贸易,就服务贸易而言,中国一直处于逆差。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2017年前九个月,中国对美服务贸易的逆差达到了439亿美元,同比增长14.4%。不过,即使计入服务贸易,美国在中美贸易中仍然是逆差国。这与美国在全球贸易中呈现的结构特点基本相同。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和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自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之后,对美国顺差的规模和占美国逆差的比例快速提高。在不到15年的时间里,来自中国的贸易逆差规模和占比翻了一倍。到2016年,美国的总体贸易逆差约为5048亿美元,来自中国的逆差为2507亿美元,占比接近50%。中美之间存在的持续贸易失衡是一个客观事实,如何客观看待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
国内学者何帆认为,这一客观事实的背后有几个问题:一是中美贸易失衡的背后是美国长期贸易失衡。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就开始出现持续的贸易逆差。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一度高达3.1%。直到2006年这一纪录被打破,当年美国贸易逆差占GDP的比重接近5.5%。二是中国对美国的商品贸易顺差呈现「结构性」,而且服务贸易是逆差。2016年,中国对美国的农产品逆差为150亿美元,占农产品逆差的39%;服务贸易逆差更是达到557亿美元。三是美国目前采取的贸易制裁措施无法治标,更无法治本。美国当前对中国的贸易制裁主要集中于光伏和钢铁行业,但在2016年光伏和钢铁行业的中美贸易逆差总和不到中美货物贸易逆差的1%。此外,美国贸易失衡的根源在于美国国内「消费-储蓄」的结构失衡,限制外国进口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贸易逆差,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
中美开打「贸易大战」?
中美两国是否会开打贸易大战,主要是取决于美国是否会发起贸易战。从目前的形势和利益所在来看,中国是不愿意主动挑起贸易战的,但如果美国发起贸易战,中国也准备好了应对和报复的方案。但对于政府和市场来说,需要对最坏的可能性做准备。
要评估美中贸易大战的影响,先要了解两国的双边贸易规模和结构。由于此次贸易摩擦由美国发起,因此我们在分析中选用美国商务部提供的2016年贸易数据。
分国别看,2016年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为2659.6亿美元、2309.6亿美元、1157.8亿美元和632.6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8.3%、15.9%、8.0%和4.4%;自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和日本的进口额分别为4628.1亿美元、2941.5亿美元、2780.7亿美元和1322.0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1.1%、13.4%、12.7%和6.0%。美国前四大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日本、德国和墨西哥,2016年逆差额分别为3470.4亿美元、689.4亿美元、648.7亿美元和631.9亿美元。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和荷兰,2016年顺差额分别为275.2亿美元和242.3亿美元。由此看到,中国对美国巨大的贸易顺差额,这是特朗普政府不能「释怀」的主要原因。
从货物贸易的结构看,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2016年进口额2264.2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8.9%。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1290.1亿美元,机械设备进口974.1亿美元。此外,中国还是美国的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和塑胶橡胶的首位来源国。其中,美国2016年自中国进口运输设备148.35亿美元;贱金属及制品232.55亿美元;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等126.9亿美元。
如果美中两国发生全面的贸易战,上述领域和行业将会成为重点受冲击的行业。不过,正是因为有如此大的相互需求,两国开打贸易战的代价将十分高昂。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然在货物贸易上是逆差,但在中美服务贸易上是顺差。据中国有关部门的统计,2016年,中美服务贸易额一共是1181亿美元,其中,美方的顺差达到了556.9亿美元,占中国整个对外服务贸易逆差的23.3%。此外,截至2016年底,中美的双向投资累计超过1700亿美元。
可以看到,美中两国不仅经济体量巨大,双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相互依存度也很高。如果一旦开打贸易战,将是两头巨象之间的两败俱伤之争,对于美国的经济无疑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开启了一扇通向危险的门,但两国经济联系则无法被贸易纷争隔断。特朗普是一位商人出身的总统,相信美国在举起贸易大棒的时候,会慎重掂量其反作用。我们判断,中美之间爆发全面的、完全不计代价的贸易大战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双方会以贸易大战为筹码不断争夺贸易利益,在现实之中会表现为贸易摩擦不断,制裁个案时有发生,但会处于「斗而不破」的状态。
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稳定迹象
虽然中美全面开打贸易战的可能性不大,但中美经贸关系陷入不稳定的迹象增多。两国关系是否会恶化,进入一种更大的不确定状态,仍然值得高度警惕。
今年1月出席达沃斯论坛时,特朗普曾经罕见地放低了身段,展示了非常软化的观点。特朗普在达沃斯论坛讲话中表达了几个重要的姿态:(1)「美国优先」并不是「美国孤立」。(2)只要完全符合美国利益,美国将考虑与其他TPP成员进行单独或集体谈判。美国将强化贸易法规,重塑贸易体系,准备与所有国家进行互惠双边贸易协定谈判。特朗普意外的柔软姿态,使得此前准备看一场剑拔弩张大戏的媒体失去了靶子,也使得事前准备与美国总统的观点较劲的人,顿时感到失去了对手。在全球化典型舞台的达沃斯论坛上,特朗普用软化的态度,一下子化解了世界对他的「敌意」。如果他是有意设计了这个局面,并且估算到了结果,那他应该算是一个化解劣势的高手。
今年1月31日,特朗普在美国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各界高度关注的2018年国情咨文演说。在这次80分钟的国情咨文演讲中,CHINA出现了三次。不过,关于对华政策仅仅提及一次,另两次均为陈述其他事件时「顺嘴」说到了中国。让很多人意外的是,特朗普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对市场关注的国际贸易问题涉及不多,对中美贸易问题更是没有正面提及,唯一一次提到中国的地方是称中国与俄罗斯一样是挑战美国的「对手」。
特朗普对中美贸易问题只字不提,可能也让一部分人和媒体失望了。但是,这是否代表特朗普政府开始忽视中美贸易问题了呢?我们认为未必如此,特朗普在国情咨文中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关注,尤其是为「美国优先」这个政治承诺埋下政策支柱——此前的减税政策,以及正在推动的美国基建大计都是如此。但不能忽视的是,中国现在已被美国认定为主要的竞争对手。在2017年12月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特朗普曾宣称,美国正面对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中国和俄罗斯等「修正主义大国」是美国的竞争对手「COMPETITORS」。但在1月31日的国情咨文中,特朗普对中国的定位继续加码,他使用了对手「RIVALS」一词来定义中国和俄罗斯,这比之前的「COMPETITORS」一词在程度又深了一个层次。特朗普强调,放眼全球,我们面对著流氓政权,恐怖组织,还有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挑战我们的国家利益、经济地位和价值观的对手「RIVALS」。
中国面对的贸易环境不乐观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7日曾报导,美国前代理副贸易代表温迪·卡特勒说,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在中国问题上对特朗普有影响力,因此莱特希泽根据301条款调查中国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是否存在不公平的贸易行为,包括所谓的强制技术转让,我们认为这意味著美国马上要对中国采取行动」。卡特勒认为:「对于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大家的意见逐渐统一。最近数周我们会看到政府对某些贸易伙伴采取更多贸易行动。两周前宣布对洗衣机和太阳能电池板采取进口保护措施只是一个开始,之后还会接连宣布更多措施。」美国商会会长托马斯·多诺霍也呼吁,国际社会应联手「应对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这些警告反映出中国面临的贸易环境仍然不容乐观。还要注意的是,在白宫支持下,美国参众两院正在制定一个两党联合法案,将扩大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的权力。CFIUS是一个跨部门机构,负责对可能涉及敏感技术流入对手国家的交易进行审查。当前的CFIUS章程并不针对任何具体国家,不过近年来常常把重点放在涉及中国的交易上,中国近年有越来越多的对美投资和市场进入,都被CFIUS挡在了美国之外。
总体来看,对中国而言,中美关系仍是未来最重要的双边国际关系,而中国在贸易、投资和其他国际事务中更多地参与全球化,也带来了美国对中国更大的警戒之心。从近年中国的发展来看,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2017年达到了一个高峰,但在2018年则有可能从高峰下滑,这意味著,2017年可能成为一个拐点之年,中国的影响力和世界地位出现相对下降。还要注意到,现在世界上正在合成一股新的势力,借著保守主义浪潮之势,将矛头渐渐指向了中国。这种趋势非常明显,值得中国高度警惕。对于未来的形势,中国绝对不能盲目乐观。
(安邦谘询研究员。原载《超讯》2018年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