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时报0973期     2019年10月29日
聚焦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来源:美中时报 版次:美中时报0973期 作者:浦江客/文 时间:2019年10月29日


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


        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14日中午,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为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诺贝尔奖官方表示,2019年经济学奖获得者进行的研究已经帮助减轻了全球贫困,并具有进一步改善地球上最贫困人口生活的巨大潜力。


        一、扶贫三杰


        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V.Banerjee),1961年2月21日出生于印度孟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经济学教授,同时是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AbdulLatif Jameel)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的联合创始人,该实验室是贫困行动创新研究的附属机构,也是金融系统和贫困联合会的成员。他在经济学著作《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中,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他曾就读于印度加尔各答大学、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及美国哈佛大学;曾任发展经济学分析研究局局长、美国艺术科学研究院及计量经济学会研究员、古根海姆基金会及艾尔弗雷德·斯隆基金会研究员。获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奖等多个奖项,曾任世界银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组织机构荣誉顾问。


        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1972年10月25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基督新教家庭,父母都是数学家。她就读亨利四世中学时专修文科,后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主修历史;但与时任教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汤玛斯·皮克提深谈后,决定转攻应用经济学。1994年获得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历史学硕士,论文写的是苏联五年计划;1995年获得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经济学硕士(DEA),同年入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研究所,1999年于印度裔教授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Banerjee)的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2004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终身职(tenure)。现年46岁的迪弗洛,是国家经济研究局经济和政策研究的发展经济学主管,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发展经济学教授。她是过去十年间其论文被全世界引用最多的女性经济学家以及众多重要经济著作的合著者,获得了大量荣誉:2010年度约翰·贝茨·克拉克奖,2009年度麦克阿瑟“天才”奖学金,《经济学人》杂志“八大杰出经济学家”之一,《外交政策》杂志“百位最具影响力思想家”之一,《财富》杂志2010年“40位40岁以下”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导人之一。2003年,班纳吉和迪弗洛联合创建阿卜杜勒·拉蒂夫·贾米尔贫困行动实验室(J-PAL),并一直共同为该实验室提供指导。J-PAL实验室的任务是确保扶贫政策的制定基于科学依据,从而减少贫困人口。J-PAL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赢得国际认可,获西班牙毕尔巴鄂比斯开银行年度“知识前沿”奖。


        迈克尔·克莱默(Michael Kremer)是哈佛大学(HarvardUniversity)经济系发展中学会的教授。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麦克阿瑟奖学金和总统学院奖学金的获得者,并被世界经济论坛任命为全球青年领袖。Kremer最近的研究调查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卫生、水和农业。他被评为科学美国人年度50名研究人员之一,并因其在卫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和拉丁美洲的工作而获奖。他帮助开发了疫苗预先市场承诺(AMC),以刺激私人投资于疫苗研究和发展中世界疾病疫苗的分发。2010年秋季,他成为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发展创新企业(DIV)的创始科学总监。克雷默博士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是精准农业促进发展委员会的成员。


        二、探索贫穷的本质


        每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名单都是各方较为关注的话题。那么,今年为何是AbhijitBanerjee、Esther Duflo和Michael Kremer这三位呢?


        据官方致辞,尽管近来在解决全球贫困问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便是减少各种形式的全球贫困。目前,仍有7亿多人收入微薄;每年约有500万五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疾病,而这些疾病本可以通过简单的治疗预防或治愈;世界上有一半的儿童还没有基本的识字和计算能力就离开了学校。逃离苦难是人的天性,摆脱贫困是人类最大的难题。几千年来,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与贫困作斗争的伟大历史。显然,目前人类仍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就是减少各种形式的全球贫困。


        今年的获奖者引入了一种新方法,以获得关于消除全球贫困的最佳方式的可靠答案。通过大量的研究,他们惊讶地发现,在很多时候,看似难以根治的贫困问题其实只是由一些很小的问题造成的,只要对应地在这些问题上增加或者减少一些激励,就有可能帮助穷人摆脱贫穷的困扰。简而言之,它包括把这个问题分成更小、更容易处理的问题——例如,改善教育成果或儿童健康的最有效干预措施。在1990年代中期,克雷默和他的同事们通过野外实验来测试一系列可以改善肯尼亚西部学校成绩的干预措施,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强大作用。


        与过去注重基础研究和纯粹学术上的贡献不同,今年的经济学诺贝尔奖显得更加务实,这似乎表明了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当下的科学研究越来越注重研究给现实世界带来的影响。今年得奖的三位经济学家曾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同时,他们在《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也对关于贫穷的一些流行观点进行了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对此,他们也用大量实例提出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建议,寻找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扶贫方案,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脱贫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导。


        三、获奖的真正意义


        实际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受奖原则一定是学术贡献,而不单纯是某个问题。他们对学术界造成的影响,是在发展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上,不仅是贫困问题;而且他们在实证研究的方法方面,在经济学里有普遍影响。


        用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去判断因果关系,从来都会遇到基本困难。他们三个人的重要贡献是改变了实证工作的方法。他们在经济学里,大量使用了实验的办法,这就是他们的主要贡献所在。过去人们说社会科学或经济学不是科学,理由之一就是不能做实验。他们三个人最大的贡献就是使用了实验的办法,来研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他们三人里第一个开始大规模做实验的是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Kremer)。他从哈佛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麻省理工学院,当年他才刚工作几年时间,就获得了十分著名的“天才奖”(麦克阿瑟奖)。他用获得的 50 万美元美元奖金,在非洲的贫困地区,做了大规模的实验。这是在上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之后他们一直做这方面的工作,在经济学界影响很大,使得整个发展经济学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有时候开玩笑说发展经济学被他们“统治”了,所谓“统治”并不是指强权统治,而是大量研究者们在方法论上的追随。


        通常人们觉得获得诺贝尔奖一定是有具体贡献,比如实证工作发现了什么。显然,他们三人更重要的贡献是方法论,而不是具体的发现。他们发表了很多论文,每篇论文讨论的问题都很专业。如果说具体的每一项发现,虽然有重要性,但大概都不是特别特殊重大。重要的是这个方法论形成了很大力量,这个方法论变成了现在经济学的主流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