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选择的现实性和大英帝国的至暗时刻
大英帝国的至暗时刻无疑是希特勒德国击败法国,兵锋直抵敦刻尔克的时刻,面对很有可能全军覆灭的大英帝国远征军,英国的政治家分为两派,一派是以保守党领袖张伯伦以及外相爱德华·弗雷德里克·伍德,也就是哈利法克斯勋爵为首的主和派;一派是以丘吉尔为代表的主战派,丘吉尔之所以这么有底气,并不是他自己和大英帝国多么有力量,足以应对当前面临的严重局面,而是依仗最后关头,新世界将会解救旧世界,也就是美国会来解救大英帝国。而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则立足于大英帝国自己的力量,认为大英帝国已到了危机时刻,和希特勒德国媾和,希特勒不会为难大英帝国的。
那么究竟丘吉尔寄希望于美国更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还是与希特勒媾和更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丘吉尔和张伯伦、哈利法克斯的对手是否如其期望,一个出手相救,一个不为难大英帝国。先说丘吉尔的对手美国,美国此时的总统是罗斯福,罗斯福总统是非常反感希特勒德国的,也是愿意出手救助的,但罗斯福愿意出手救助的并不是大英帝国本身,而是坚持和希特勒德国作战的盟友英国。长期以来,美国秉持孤立主义,一战时威尔逊总统提出民族自决等十四条,企图参与欧洲事务并进而增强美国的影响力甚至争夺世界霸权,但一战后的大英帝国和法兰西帝国还有一定的力量,她们联手压制了美国的企图,美国国内不甘在英法主导的战后秩序中屈居人下,遂一怒之下重新退回孤立主义,连自己首先提出成立的国际组织国联也拒绝参加,但美国并未放弃作为,而是在西方和东方同时发力,做动摇英法的基础工作。在西方,制定和实施了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对德国的魏玛共和国大力支持,以消解英法的优势和霸权;在东方,则主持召开华盛顿会议,一边压制日本在一战前后在中国的取得的领先地位,一边取得了和大英帝国在海军实力上的法定平起平坐地位。美国还制定了黄色和蓝色两个计划,黄色计划是与日本作战,打败日本,攫取东方的霸权,蓝色计划则是与大英帝国作战,打败大英帝国,取得西方和世界的霸权。美国长期以来,对大英帝国的北美殖民地加拿大也是垂涎三尺,第二次英美战争就是美国首先发起向加拿大的进攻而引起的,之后,美国并未放弃吞并加拿大的野心,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罢了。二战的爆发,对美国可谓天赐良机,美国岂能放弃这样的历史机遇?丘吉尔寄希望于美国,如果说不惜一起代价打败德国法西斯,那的确是找对了对象,但如果说想求美国帮助英国维持大英帝国的局面和霸权,那就可以说与虎谋皮了。果然,丘吉尔虽然声称自己是来拯救大英帝国的,但他一出场和罗斯福交手,就落了下风,双方签订的《大西洋宪章》可谓是大英帝国衰亡的墓志铭。因为宣言中明确重申并进一步明确了一战时大英帝国严重拒绝的民族自决原则并提到了更高的道德高度,使大英帝国的存在本身就成为不道德的,非正义的。丘吉尔虽然在宣言中极力把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排除在民族自决的范围之外,但罗斯福丝毫不讲情面,在多种场合明确表示东方民族也包括在内。对于大英帝国来说,罗斯福的行为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假途灭虢。
张伯伦等的选择的现实性和大英帝国的生存机会
再说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的对手希特勒,对大英帝国是什么态度呢?应该说,希特勒从战略上是不愿意大英帝国消失的,他认为大英帝国的消失,得利的只能是东方的海上强国日本和西方的另一个海上强国美国,因此,希特勒不放过任何机会向英国释放和谈的信息。1940年七月十九日,希特勒在柏林的剧院召集国会会议,声称,英国坚持同德国作战只是政客的选择,不能代表民意,德国将来的胜利是显而易见的,除了主动联络当时当政的丘吉尔,还千方百计地试图通过瑞典和梵蒂冈教廷向英国做试探,但是英国方面的回答始终是坚持不和谈!希特勒的主要目标是消灭苏联,在东方获取德国广阔的生存空间,而并不是要获取世界霸权,大英帝国的存在并不妨碍他的这个目标,反而是对日本和美国的制约和平衡。
战前的1935年6月,德国还曾以舰艇总吨位限制在不超过英联邦国家海军舰艇总吨位的35%作为交换条件来换取英国与其签订《英德海军协定》,以示无意与大英帝国争夺海上霸权和海外殖民地,希特勒也曾表示与大英帝国媾和若归还德国的原殖民地当然好,若不归还也没大关系,反正日耳曼人也不愿意在热带生活。
这样看来,对于大英帝国的命运来说,与希特勒媾和,是可以指望希特勒尊重大英帝国并保留大英帝国的。而不与希特勒媾和,则仅从意识形态上来说,在《大西洋宪章》的旗帜下作战,殖民帝国就已然在道义上不齿于人类了,当打败希特勒德国之后,即使美国不逼迫大英帝国,仅鼓励并支持各殖民地独立的道义力量就不是大英帝国可以承受的,更兼美国解体大英帝国是既定国策,大英帝国在这双重的重压下崩溃和解体就是难以避免的历史命运了。
大英帝国的生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但若成功实现和希特勒德国媾和,不仅希特勒尊重和支持大英帝国的生存,更重要的是没有了《大西洋宪章》,没有了民族自决的新的意识形态的正义旗帜,殖民帝国时代就不会轻易结束,英国也不用为了打败希特勒德国,对属下的殖民地人民承诺更多的义务,即使殖民地人民反抗甚至起义,大英帝国也可以派兵镇压,就像她先前一直做的那样。如果这样的局面成立,美国在欧洲将没有内应,美国以一己之力打败希特勒德国和大英帝国加上大日本帝国,无疑就是痴人梦呓了。希特勒德国如果消灭了苏联,世界将形成大日本帝国、美国、大英帝国和德意志第三帝国四大强国左右世界的格局,如果希特勒与苏联打成平手,这形成五强并立的格局,如果美国不惜代价一定要改变世界的格局的话,唯一的希望就是大力支持苏联消灭希特勒德国,德国被消灭后,美国照样对日宣战,击败日本后,最后再来解体大英帝国。不过由于美国没有合适的理由解体大英帝国,大英帝国的实力也没有在战争中受损,美国要解体大英帝国就要困难很多,大英帝国在战后更可能可以继续存在下去,和苏联、美国形成三国演义的局面,而不是后来的东西两个阵营的冷战格局。而美国,若没有大英帝国为其火中取栗,美国在战后也不会如此强大,大英帝国也不会如此虚弱不堪。更何况,德英媾和,苏联能否消灭希特勒就是很值得怀疑的问题了。因为美国缺少了英伦三岛作为前进和攻击基地,直接打破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是几乎不可能的,而苏联,如果没有第二战场的开辟,很大的可能就是和德国形成相持的局面,这种局面对大英帝国最为有利,大英帝国完全可以保持一战或稍弱于一战后的态势。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殖民地若还留在大英帝国内的话,大英帝国的总体实力加上金融传统霸权,美国没有可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不能从世界抽血的美国,仅靠自己生产,是成不了超级大国的。
所以,对于大英帝国来说,丘吉尔是历史的罪人,但对于全世界人民来说,打败希特勒德国,解放广大被压迫和奴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丘吉尔则是大大的功臣了。对于美国,丘吉尔更是大大的功臣,没有丘吉尔的孤注一掷在海滩上作战,在本土作战,在加拿大作战的决绝,就没有美国的霸权,没有丘吉尔的决绝,美国甚至还不一定有决心和日本进行决战,很有可能与日本妥协,那样,人类可能还要经过更艰苦的努力才能度过殖民帝国时代。
对中国未来的几个猜想
在大英帝国和德国媾和的情况下,若苏联和德国战成平手,美国很大可能是逼迫日本做出一定让步,而不是像二战那样覆灭大日本帝国,那中国的抗战就很难取得完全的胜利,也很有可能与日本媾和,汪精卫和蒋介石合流,以承认满洲国的重大牺牲换取日本从关内撤军。
不过即使如此,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外加苏联的支持还是有可能战胜蒋介石和汪精卫合流的政权的。中国共产党胜利后,以毛泽东后来不惜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战也要出兵朝鲜的勇气,不出几年,毛泽东一定会出兵收复东北的,到那时,日本能保住朝鲜和台湾已是最大的利益了,如此一来,中国虽然还不如其他列强那样强,但假以时日,必可成为和列强并立的强国,甚至还会比现实中与列强的差距更小,因为在列强并立的态势下,没有一个国家会强大到现实中美国和苏联那样的程度,中国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后来甚至能和超级大国的美苏鼎足而立,更遑论没有成为超级大国的美苏和日德了。所以说,无论局势如何发展,中国共产党都有很大可能取得政权,而一旦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中国的未来就把握在了中国人民手中了。
若美国在苏联和德国战成平手的情况下与日本开战,日本的战败命运与二战的结局不会有不同,中国的情况也与二战不会有不同,因为外部条件同样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是不会有任何不同的,中国的未来也就和今天不会有任何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