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时报0956期     2019年01月08日
美中贸易战回顾与思考

来源:美中时报 版次:美中时报0956期 作者:雷瑛 时间:2019年01月08日


(图片来自网络)


        自2017年12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上任以来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里将中国列为美国在全球地缘政治、经济影响力和价值层面的竞争对手之后,美国将中国的定位上届美国总统奥巴马定性的“重要的合作对象”转变为“竞争对手”了,由此美国针对中国的经贸政策也从合作为主转化为以防范甚至打压为主。随后的2018年,酝酿许久的美中经贸摩擦问题在本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执政理念催化下,美中贸易战终于爆发,成为2018年世界经贸领域最令人关注的焦点。


一、2018年美中贸易战回顾


从2018年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基于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的对华301调查报告,指令有关部门对华采取限制措施以后,美中贸易战便声势巨大地拉开帷幕,并贯穿了整个2018年,贸易战在一轮轮的加征关税与磋商谈判中愈演愈烈,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


        (一)关税大战


        1.第一回合


        美国时间2018年4月3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涉及约5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为此,4月4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18第34号公告宣布:对于美国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造成的紧急情况,为捍卫中方自身合法权益,中国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500亿美元。


        2.第二回合


        2018年6月15日,美国政府依据301调查单方认定结果,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将于7月6日实施,对其余约160亿美元商品的加征关税措施将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后决定于8月23日起实施)。为此,6月16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18第55号公告宣布:对于美国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造成的紧急情况,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340亿美元。上述措施将从2018年7月6日起生效。同时,中方拟对自美进口的化工品、医疗设备、能源产品等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涉及2017年中国自美国进口金额约160亿美元,最终措施及生效时间将另行公告。


        3.第三回合


        美国时间2018年7月10日,美国政府不顾中方严正交涉和强烈反对,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涉及约2000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8月1日,美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发表声明,拟将对2000亿美元中国产品的征税税率由10%提高至25%。为此,8月3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18第63号公告宣布:对美国持续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造成的紧急情况,为捍卫中方自身合法权益,中国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5%不等的关税。最终措施及生效时间将另行公告。


        8月8日,根据商务部2018年第55号公告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约16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7号),自2018年8月23日12时01分起实施加征25%关税。


        4.第四回合


        美国时间2018年9月17日,美国政府宣布将于9月24日起,对原产于中国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的进口关税,并将于2019年1月1日将加征关税税率上调至25%。为此,9月1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2018第69号公告宣布:对于美国违反国际义务对中国经济造成的紧急情况,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中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根据商务部2018年第63号公告和《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第二批)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6号),决定对商务部63号公告和税委会6号公告所附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的商品,自2018年9月24日12时01分起加征关5%~10%的关税。


        至2018年12月,中美两国分别向对方1100亿美元和25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二)政府高层间的贸易磋商谈判


        5月3日~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讨论。中美双方就扩大美对华出口、双边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保护知识产权、解决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等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在一些问题上尚存较大分歧。而且,在磋商中,中方就中兴公司案与美方进行了严正交涉。美方表示,重视中方交涉,将向美国总统报告中方立场。


        5月15日,应美国政府邀请,习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率领中方经贸代表团抵达华盛顿。5月19日上午,刘鹤在华盛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中美经贸磋商的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不仅如此,中美两国还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了联合声明,公布了此轮磋商的成果清单。美国财长姆努钦在当地时间5月20日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亦表示,美中就框架问题达成协议,同意停打贸易战。根据中美双方发布的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将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货物贸易逆差;双方同意有意义地增加美国农产品和能源出口;双方就扩大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贸易进行了讨论,就创造有利条件增加上述领域的贸易达成共识;双方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中方将推进包括《专利法》在内的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工作;双方同意鼓励双向投资,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双方同意继续就此保持高层沟通,积极寻求解决各自关注的经贸问题。


        6月2日~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带领中方团队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带领的美方团队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就两国经贸问题进行了磋商。双方就落实两国在华盛顿的共识,在农业、能源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良好沟通,取得了积极的、具体的进展。另外,中方在发表的声明中表示:中美之间达成的成果,都应基于双方相向而行、不打贸易战这一前提。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关税在内的贸易制裁措施,双方谈判达成的所有经贸成果将不会生效。


        8月23日,商务部副部长兼贸易代表王受文应邀访美,在华盛顿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马尔帕斯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双方关注的经贸问题进行了进行磋商,但并未取得有效成果。


        12月1日,习近平主席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并举行会晤,并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重要共识。双方同意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并指示两国经济团队加紧磋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达成互利双赢的具体协议。


        根据双方领导人的会晤结果,12月1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正式把对中国的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的时间调整为美国东部时间2019年3月2日凌晨0时01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联邦政府纪事》上作出了这项更改。美国原本计划从2019年1月1日起对价值2000亿美元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将税率从10%提高到25%。


        (三)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的交锋


        7月6日,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301调查项下正式实施的征税措施追加起诉。


        8月23日,中国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国301调查项下对华160亿美元输美产品实施的征税措施。


        9月11日,世界贸易组织向成员提供的文件显示,由于美方没有采取实质行动纠正其对华产品实施的多项违规反倾销措施,中方已向世贸组织申请授权对美实施每年约70亿美元的贸易报复。


        9月18日,中国在世贸组织追加起诉美国301调查项下对华2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实施的征税措施。


        (四)中美经贸摩擦案件综述


        1.2018年美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发起的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案件


        (1)工具箱(柜):2018年1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中国的工具箱(柜)作出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2017年11月22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反补贴肯定性终裁。中国涉案企业补贴幅度为14.03%~95.96%。2017年5月2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工具箱(柜)发起双反立案调查,2016年美国自中国进口工具箱(柜)约2.3亿美元。


        (2)冷拔机械管:2018年6月1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修改对中国和瑞士的冷拔机械管反倾销终裁结果。享有单独税率的中国涉案企业倾销幅度由44.92%上调至45.15%,其他中国出口商/生产商的倾销幅度维持186.89%不变。2018年5月17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中国、的冷拔机械管作出反倾销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2018年4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冷拔机械管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中国涉案企业倾销幅度为44.92%~186.89%。2018年1月5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的冷拔机械管作出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2017年12月5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反补贴终裁。中国涉案企业补贴率为18.27%~21.41%。2017年5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冷拔机械管发起双反立案调查。2016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涉案产品总额约为2940万美元。2017年11月16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反倾销肯定性初裁。


        (3)葡萄糖酸钠、葡萄糖酸及衍生产品:2018年10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的葡萄糖酸钠、葡萄糖酸及衍生产品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2018年9月18日,美国商务部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中国企业倾销率为213.15%,补贴率为194.67%。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涉案产品总额约为620万美元。2017年12月21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葡萄糖酸钠、葡萄糖酸及衍生产品发起双反立案调查。


        (4)铝合金薄板:2018年11月7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合金薄板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中国涉案企业倾销幅度为49.85%~59.72%,补贴幅度为46.48%~116.49%。2017年11月28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大陆的铝合金薄板自主发起双反立案调查。2017年美国对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额约为8.979亿美元。


        (5)细旦涤纶短纤:2018年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细旦涤纶短纤作出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涉案中国企业补贴率为38.00%~ 47.57%。2016年美国对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额约为7940万美元。2017年6月21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细旦涤纶短纤进行双反立案调查。


        (6)不锈钢法兰:2018年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不锈钢法兰作出反补贴初裁。初步裁定中国涉案企业补贴率为174.73%。2017年9月6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不锈钢法兰启动双反立案调查。2017年9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发布公告称,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不锈钢法兰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6年美国对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额约为1630万美元,2017年美国对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额约为2180万美元。


        (7)塑料装饰丝带:2018年5月3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塑料装饰丝带作出反补贴初裁。初步裁定中国涉案企业补贴率为12.81%~ 94.67%。2018年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塑料装饰丝带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18年2月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塑料装饰丝带作出双反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塑料装饰丝带约2250万美元。


        (8)大口径焊管:2018年6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大口径焊管作出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中国涉案企业补贴率为198.49%。2018年2月12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大口径焊管发起双反立案调查。2018年3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发布公告,对进口自中国、印度、韩国和土耳其的大口径焊管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6年美国中国的进口额约为1300万美元。


        (9)铸铁污水管:2018年6月26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铸铁污水管作出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中国涉案企业补贴率为13.11%~111.20%。2018年2月16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铸铁污水管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18年3月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的铸铁污水管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7年美国自中国铸铁污水管的进口额约为1150万美元。


        (10)橡皮筋:2018年11月14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橡皮筋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裁定中国企业普遍倾销幅度为27.27%,补贴率均为125.77%。2018年2月21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橡皮筋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涉案产品的进口总额约为490万美元。


        (11)铝箔:2018年3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铝箔(Aluminum Foil)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2018年2月27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铝箔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肯定性终裁。涉案中国企业倾销幅度48.64%~106.09%,补贴率17.14%~80.97%。2017年3月28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铝箔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16年美国自中国铝箔进口额约为3.89亿美元。


        (12)锻钢件:2018年11月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锻钢件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终裁。2018年10月2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锻钢件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肯定性终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倾销幅度为8.00%~142.72%,补贴幅度均为13.41%。2017年10月26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锻钢件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17年美国对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额约为1.048亿美元。


        (13)封箱钉:2018年4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进口自中国的封箱钉作出反倾销肯定性产业损害终裁。2018年3月22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封箱钉作出反倾销终裁,倾销幅度为115.65%~263.40%。2017年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封箱钉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2016年美国对中国封箱钉的进口额约7320万美元。


        (14)钢制轮毂:2018年8月27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轮毂作出反补贴初裁。初步裁定中国涉案企业补贴率为58.75%~172.51%。2018年4月17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轮毂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2018年5月1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轮毂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初裁。据美方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涉案产品约3.88亿美元。


        (15)甘氨酸:2018年8月28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甘氨酸作出反补贴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中国涉案企业补贴率为144.01%。2018年4月20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甘氨酸发起反补贴立案调查。2018年5月1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的甘氨酸作出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7年美国自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额分别约为110万美元(包括自柬埔寨转口)。


        (16)石英台面产品:2018年11月14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石英台面产品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中国涉案企业倾销幅度均为242.10%~341.29%。2018年5月14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石英台面产品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立案调查。2018年5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的石英台面产品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据美方统计,2017年中国对美出口涉案产品约4.596亿美元。


        (17)钢制丙烷气瓶:2018年12月19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丙烷气瓶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中国涉案企业的倾销幅度为8.27%~83.5%。2018年10月22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丙烷气瓶作出反补贴初裁。初步裁定中国涉案企业补贴率为42.77%~145.37%。2018年7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丙烷气瓶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8年6月12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钢制丙烷气瓶启动双反立案调查。2017年中国大陆对美出口涉案产品约8980万美元。


        (18)钢货架:2018年8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的钢货架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8年7月11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钢货架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立案调查。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涉案产品进口总额约为11.8亿美元。


        (19)直径12-16.5英寸钢轮:2018年9月2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投票对进口自中国的直径12-16.5英寸钢轮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8年8月29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直径12-16.5英寸钢轮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立案调查。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直径12-16.5英寸的钢轮进口总额约为7380万美元。


        (20)床垫:2018年11月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的床垫作出反倾销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8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床垫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据美方统计,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床垫总额约为4.365亿美元。


        (21)可重复使用的不锈钢啤酒桶:2018年11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的可重复使用的不锈钢啤酒桶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8年10月11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可重复使用的不锈钢啤酒桶发起双反立案调查。2017年美国自中国涉案产品的进口总额约为1810万美元。


        (22)铝制电线电缆:2018年11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制电线电缆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8年10月12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的铝制电线电缆发起双反立案调查。2017年美国自中国的进口总额约为1.572亿美元。


        (23)拉伸变形丝:2018年11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拉伸变形丝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产业损害肯定性初裁。2018年11月8日,美国商务部对进口自中国和印度的拉伸变形丝发起双反立案调查。2017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涉案产品总额约为3500万美元。


        2.2018年美国发起的涉华337调查案件


        (1)特定固态硬盘及其产品:2018年1月1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决定对特定固态硬盘及其产品启动337调查。1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2)特定带有蒸汽分离器的燃油泵总成及组件:2018年2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带有蒸汽分离器的燃油泵总成及组件启动337调查。1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3)特定打印机墨盒及其组件:2018年3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特定打印机墨盒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9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4)特定LED照明设备及组件:2018年4月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LED照明设备及组件启动337调查。6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5)特定模块化LED显示面板及其组件:2018年5月2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模块化LED显示面板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12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6)特定血液胆固醇测试试纸和包含该试纸的相关系统:2018年5月3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特定血液胆固醇测试试纸和包含该试纸的相关系统启动337调查。1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7)特定耳机听筒及其组件:2018年6月2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特定耳机听筒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3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8)特定净水器及其组件:2018年7月2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对特定净水器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5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9)特定化油器及包含化油器的产品:2018年7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化油器及包含化油器的产品启动337调查。6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10)特定插座盖板:2018年7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插座盖板启动337调查。6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11)特定高度可调节桌面及其组件:2018年7月2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高度可调节桌面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11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12)特定无人机及其组件:2018年9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无人机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2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13)特定力量训练系统及其组件:2018年10月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力量训练系统及其组件启动337调查。1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14)特定LTE和3G兼容移动通讯设备:2018年10月1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投票决定对特定LTE和3G兼容移动通讯设备启动337调查。1家中国大陆企业涉案。


        3.2018年中国对美国进口产品作出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案件


        (1)苯乙烯:2018年6月22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苯乙烯反倾销调查作出肯定性终裁,决定自2018年6月23日起,对上述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3.8%-55.7%不等,征收期限为5年。


        (2)卤化丁基橡胶:2018年8月10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卤化丁基橡胶反倾销调查作出肯定性终裁,决定自2018年8月20日起,对上述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23.1%-75.5%,征收期限为5年。


        (3)氢碘酸:2018年10月15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氢碘酸反倾销调查作出肯定性终裁,决定自2018年10月16日起,对上述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41.1%-123.4%,征收期限为5年。


        (4)乙醇胺:2018年10月29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乙醇胺反倾销调查作出肯定性终裁,裁定原产于美国、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和泰国的进口乙醇胺存在倾销,决定自2018年10月30日起,对上述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10.1%-97.1%,征收期限为5年。

    

        (5)正丁醇:2018年9月3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正丁醇反倾销调查作出肯定性初裁。决定自2018年9月4日起,进口经营者在进口原产于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和美国的进口正丁醇产品时,应依据裁定所确定的各公司倾销幅度(6.0%-139.8%)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


二、2018年中美经贸发展评价


        (一)中美贸易总体平稳,但双边贸易总额增长率有所下降


        2018年,世界贸易在低谷中迎来新的挑战,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在多边贸易规则下不常见的互加关税情景出现,引发了世界各国对贸易前景的担忧,给世界贸易投下浓重的阴霾。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18年1-11月,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24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出口额为2,272,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8%,进口额为1,97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8.4%。同年1-11月,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582,8.2亿美元,同比增长10.9%,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出口额为438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口额为1446.5亿美元,同比增长5.0%。


        从数据上看,中美贸易争端对中美双边贸易产生一定影响,对美贸易进出口额增长率低于平均进出口增长率,也低于去年同期12.8%的增长率。出口方面,比去年同期的15.9%的增长率有明显下降,进口方面,比去年同期11.8%的增长更是下降显著。2018年1-11月,中美货物贸易总额占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的13.7%,比去年同期的14.2%有所降低,对美国出口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9.3%,略高于去年同期的19.08%,自美国的进口额占中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7.3%,低于2017年同期的8.29%。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月,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4880.9亿美元,增长7.2%。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933.6亿美元,增长3.1%,占美国出口总额的7.5%,下降0.4个百分点;美国自中国进口3947.3亿美元,增长8.2%,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0.9%,下降0.2个百分点。美方贸易逆差3013.7亿美元,增长9.9%。


        截止到2018年11月,中国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没有改变,而美国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也没有改变,双方仍旧互为重量级贸易伙伴。


        大幅减少美中贸易差额是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贸易政策的重要目标,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也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重要理由之一。5月4日,《华尔街日报》公布的美方谈判框架内容中,首先要求的就是到2020年底中国需减少2000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贸易总额为1539亿美元。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同比增长8.1%至3752亿美元。然而,从2018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动贸易战,增加关税并没有达成美国希望的结果,贸易差额还在不断扩大之中,甚至增长更快,关税对中国商品输美的影响程度小于预期。这是由于中国大量输美产品在短期内难以被取代,长期形成的供货渠道、有一定忠诚度的消费者人群和中国国内完善的出口生产配套体系都坚实守护着中国在美国的出口市场。相反,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则受到明显影响,尤其是中国提高关税的农产品、液化天然气和汽车等主要出口产品受到严重拖累。


        2018年7月,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25%关税,公开讨论具体征税商品后,美国政府还承诺对价值16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追加征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最终名单,包括279种商品,商品总价值达到500亿美元。对此,中国立即做出对等回应,自2018年7月6日起对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545项约34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从8月23日开始对包括液化天然气在内的价值16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进口关税。


        加征关税对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的影响:据12月11日消息: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称,2018年9月到11月期间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只有40万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1635万吨。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则由其他国家的出口来填补,如2018年9月到11月期间南美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为156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945万吨。


        加征关税对中国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影响: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约360万吨液化天然气,美国成为继澳大利亚后第二大对华液化天然气供应国,中国约占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的15%,中国成为美国天然气的第三大进口国。2018年上半年中国进口美国天然气同比增长17%,且进口量增加前景看好。加征关税后,美国对华液化天然气出口直线下降。1-10月,中国天然气进口增长33%,而2018年10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已降至零。同时,俄罗斯对华原油供应量创历史新高。


        (二)输美中国商品遭受中国加入多边贸易框架下最激烈的贸易保护行径


        1.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中国出口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模式被打破


        在“美国优先”思想的指引下,2018年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愈加强烈,在加征关税的强硬手段下,中国出口商品遭遇普遍打击。其中,不少商品被加征关税的理由是完全占不住脚的。如美国以保护知识产权为由,于8月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电子烟征收25%的关税。而早有美国企业对此提出质疑。美国电子烟协会总裁托尼·阿布德说:“正如我在301调查委员会面前作证时说的,电子烟这种技术本来就是中国2003年发明的,而且后续的很多发展创新也是来自中国。所以美国提出的征税是担心技术向中国移转这一理由并不太充分。”


        在反倾销调查中,美国拒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适用“替代国”做法。一般来说,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税平均税率是98%,而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平均税率为37%。2018年以来,美国作出涉及中国产品的裁决,一半以上的税率都在100%以上。


        另外,在“安全审查”方面的滥用,也是当前美国贸易保护突出的特点之一,对于几乎所有的中国投资和为数众多的中国商品,美国都要提升至国家安全的高度进行审核,对中国投资的审核时长远远高于其平均时长。


        由于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与美国长期开展贸易的中国企业饱受困扰。在340亿美元征税清单实施后,深圳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对深圳市101家规模级外贸型企业进行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近5成企业表示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28%的企业反映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更高,难度加大;53%的企业反映来自美国的出口订单大幅减少;17%的企业反映因中美贸易关系带来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不敢接单。


        为了应对关税提高问题,中国企业正常的经营模式被打破,比如有的企业赴美国投资设厂,或者在全球其他地方投资设厂,以规避畸高的关税壁垒;有的企业为降低风险和成本,公司采取了暂时裁员的策略,有的企业则不得不付出更大成本,开拓新的市场,重新营造销售渠道。


        2.美国传统保护领域摩擦空间激烈


        钢铁和铝行业是全球性产能最过剩的产业,也是美国贸易保护的重点,美国传统盟友法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都因为美国对钢铁及铝制品的强力保护而出现龃龉,而中国自然也难以幸免,中国的钢铁和铝生产企业依旧是今年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领域。目前,美方现有生效的贸易救济措施中有200多项针对钢铁产品,占全部贸易救济措施比例超50%,几乎涵盖所有进口钢铁产品。2018年的美中贸易摩擦中,与钢铁、铝产品相关的调查案件同往年一样,占据了较大比例。


        甚至,美国将对钢铁和铝产品的保护上升到了保护国家安全的高度。2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的国家安全调查(232调查)报告,认为进口钢铁和铝产品严重损害了美国内产业,威胁到美国家安全。3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计划对进口钢铁全面课征25%的关税,并对进口铝材全面课征10%的关税。而事实上,美国进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大多是民用的中低端产品,在调查中,欧盟、加拿大、俄罗斯、中国、南非、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利益相关方均向美方证明,其向美出口的钢铁和铝产品并未损害美国家安全。


        2月27日,美国商务部在对中国铝箔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最终裁定中,以其国内法为依据继续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替代国”做法,裁出48.64%~106.09%的畸高反倾销税率。在反补贴调查程序中,美国商务部人为地将中国原材料供应商、金融机构认定为“公共机构”,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裁出了17.16%~80.97%的高额反补贴税率。虽然中国对美出口的钢铁和铝产品的份额并不高,美方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来自中国的钢铁仅占美进口钢铁总量约3%,来自中国的铝约占美国所有进口铝9.5%的份额,但中国钢铁和铝的对美出口仍然遭遇了强烈阻力。


        3.技术含量较高领域的贸易摩擦强度升级


        近年来,随着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中国出口产品逐渐由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在这些附加值较高的产品领域出现了更多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尤其是中国提出的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在美国颇受关注后,高科技产业更成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灾区”。


        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数量快速增长,影响面越来越广,涉及范围往往从单一产品延伸至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和包装运输领域等整个产业链。美国对进口产品的使用、报废、回收到再利用,各个环节都制定了严苛标准,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在2018年,传统的贸易保护手段关税又在高科技产品贸易领域大展神威,美国在制定对自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清单时,将大量中国高端制造业相关产品纳入其中,美国将高科产品领域的保护更加高调和激进。

    

        同时,从2002年起,我国已经连续16年成为遭遇美国”337”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但2018年,中国企业虽然依旧是遭遇美国”337”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但与往年相比,对华企业的”337”调查数量没有增加,反而有明显减少,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放松了对华产品知识产权方面的贸易保护。相反,美国高层对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进行更加全面的批评,不仅将其作为发动贸易战的重要借口之一,而且把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遏制当作维护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的必要手段,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海外监管更加严格。2018年8月1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于美东时间8月1日起,将44家中国企业(8个实体加36个附属机构)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其中包括多家电子、航空研究机构。高技术企业遭遇更直接的阻击。


        4.美国对中方产品频繁使用非常规贸易保护手段


        中美贸易摩擦的显著特征是,美国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非常苛刻,除了在“双反”调查中使用“替代国”方法裁定出高额税率外,还采取了大量非常规手段,比如频繁发起201调查、232调查、301调查及337调查等。在这一过程中,不少产品被重复进行调查,这些非常规贸易保护手段已成为中国企业及产品“走出去”面临的最大障碍。


        此外,美国还采取了单边经济制裁和黑名单制裁等措施。至2018年12月初,在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发布的制裁名单中,共有来自中国内地的80家实体和68个自然人,以及来自中国香港的19家实体和3个自然人。在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几乎使用了所有能够使用的强力的贸易法工具。


        (三)对外投资流向热点在美中发生转移


        2018年,世界对外投资总额大幅下降,但1-11月份,中国对外全行业直接投资114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净值则为负。


        从中国投资者的投资区域看,对美投资有所减少。08年以来,美国以优良的投资环境和生产效率较高劳动力资源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国的投资,但从2018年前两个季度的数据看,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暴跌近四成。2018年8月13日,美国总统签署了《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扩大受管辖交易范围、扩充人员编制、引入“特别关注国”概念、增加考虑审查因素等,投资审查收紧趋势明显,尤其是加大了来自中国的投资的审查力度。对于中国企业青睐的高技术行业,审查不通过的概率更是极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美国卖家从而更加偏爱国内买家,并非传统上出价较高的中国买家。在美国市场投资屡屡受阻的情况下,中国投资者纷纷转投向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8年上半年,中企对欧洲并购按交易金额计以六成的占比领跑各大洲,欧洲并购金额上涨逾四成,是在美并购额的4.5倍。1-11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的56个国家有新增投资,合计129.6亿美元,同比增长4.8%。反观美国,在失去了中国投资者后,其他国家的投资数额也出现暴跌。2018年,美国失去了全球最大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的地位。


        而中国在不断扩大开放,2018年新版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涉及金融、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专业服务、制造、基础设施、能源、资源、农业等领域,同时采取了改善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措施之后,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大幅减少的情况下,1-10月份,实际使用外资达1076.6亿美元,增长6.5%,其中来自韩国的投资增长了36%,来自日本的投资增长了24%,来自英国的投资增长了176%,来自美国的投资为30.2亿美元,也同比增长了7%。2018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


        (四)美国高层不断释放不利于美中经贸合作的信号


        2018年伊始,美国国会的两位议员科纳韦和切尼便提出“美国政府通讯保护法案”,拟禁止政府机构采购与中国军方关系密切的华为、大唐及中兴产品和服务。而2018年,这些中国公司在全球的业务都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兴通讯受到美国制裁,甚至遭遇生存危机。


        1月10日,美国国务院发布新的旅行安全提醒,中国被列为“采取提高警觉措施”的国家,美国国务院将全球旅游安全分为四级,从一级“常规预防措施”到被列为“不要旅行”的第四级,中国被列为了第二级,这是美国国务院近几来首次更新旅行安全提醒系统。同日,美国众议院通过《台湾旅行法》,鼓吹美台高层官员“互访”。


        1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有关2017年度知识产权保护的报告,9家中国市场被列入“恶名市场”名单。


        2018年1月19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2017年度《中国履行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情况报告》这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连续发布的第16份报告。此报告与往年的报告相比,对中国的态度有所不同。过去的15份报告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均持肯定态度,对中国履行承诺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了正面评价。多份报告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美国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2016年度报告更是认为“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以履行中国的加入承诺。这些措施毋庸置疑地促进中国加速融入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制,同时也加快了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但这份报告基于美国国内法律,对中国履行世贸组织承诺作出负面评价。


        2月28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2018年贸易政策议程和2017年年度报告》,对中国的经济模式和相关政策进行指责。


        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针对中国的总统备忘录,宣布基于“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高额关税,对中国投资美国设限并在世贸组织采取针对中国的行动等。


        3月27日,美国通信委员会主席阿基特帕伊宣布,该委员会将于4月17日就阻止美国手机运营商使用联邦资金购买华为或中兴通讯产品或服务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


        4月2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特别301报告》,继续将中国列入“重点观察国家”名单。


        6月,美国国务院宣布,从6月11日开始,收紧到美国大学研讨机器人、航天、高科技制造业等敏感领域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签证,签证期限从五年缩短为一年。


        6月19日,白宫贸易与生产制造政策办公室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的经济侵略如何威胁美国和世界的技术与知识产权》的报告,指称中国在经济上的侵犯性行为威胁美国以及全世界的知识产权。


        7月1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关于301调查的声明》,指责中国在经贸往来中实行不公平做法,占了便宜。具体指向“中美贸易不平衡”、“盗窃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以及“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等问题。


        8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包含强化外国在美投资审查委员会权限内容的《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赋予了外国投资委员会更大审查权,并且把外国企业对美国企业的少额出资以及设立合资公司都纳入审查范围。今后,不仅限于外资收购美国企业,外企对美国重要技术、基础设施和个人信息相关的少额出资等也纳入审查范围。除了审查高科技领域之外,预计将广泛涵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关领域。同时特别要求美国商务部在2026年前每两年提交一份关于中国企业在美投资情况的分析报告。


        2018年11月2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了301调查报告的更新版本,指责中国政府支持的知识产权和技术偷窃活动还在继续,报告说,“中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与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和创新有关的行为、政策和做法,甚至最近几个月似乎还采取了进一步的不合理的行动。”


        12月1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西藏旅行对等法》。


        这些声音与做法在美国国内营造了一种“中国威胁”的舆论氛围,对西藏和台湾的干涉更是触怒了中国政府,对于美中经贸长期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五)美中贸易战影响世界经贸格局


        2018年的关税大战,不仅美中双方都互有损失,而且双方之外的其他国家也被殃及池鱼。中美贸易摩擦的起因之一是由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在货物贸易上,美国对中国一直存在较大逆差。按美方统计,2017年,美中贸易逆差增加了8.1%,达到3752亿美元,创下2008年以来的新高。所以,美国一直强调减少美中贸易差额。可这些逆差的创造者却不独属于中国。据《经济学人》杂志的测算,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出口中,30%的附加值由其他向中国出口中间产品的国家取得。日本、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沙特乃至智利等国都间接受益于中国对美出口,这部分由中美贸易带来的间接收益占到这些国家GDP的1%~2%。同时,中对美货物贸易顺差的57%来自在中国大陆本土的外资企业,加之加工贸易的产业链、价值链,贸易顺差的形成几乎涉及到了世界上与中美之间有贸易投资关系的所有主要国家。


        例如韩国,2017年韩国向其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出口了价值1420亿美元的商品,其中79%为中间产品,集中在机械、电子、光学和化工领域。据估计,若中国对美出口下滑,相应地韩国对中国出口将下降大约一半。目前韩国1/4的出口都是面向中国市场。韩国发展研究院智库KDI曾预计,如果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影响了10%的中国对美出口,那么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将会下跌0.44%。相应地,如果中国采取的报复措施影响了10%的美国对中国出口,韩国GDP将会减少0.04%。


        台湾地区也是如此,中国大陆对美出口企业排名前25位的企业中,台资企业13家,占比52%,前八名均为台企。当前台湾厂商的外销订单中有51%是在中国大陆的设施生产的,中美发生贸易战,台湾的“附带损害”也十分惨重。


        而远在欧洲的德国同样被波及。据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消息,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汽车28万辆,进口额超过130亿美元,其中超过半数的美国进口车其实来自德国两大汽车商——宝马公司和戴姆勒公司设在美国本土的生产基地。本来2018年两家公司都要扩大对华出口,可中国对美国汽车加征关税不仅使美国汽车公司受累,而德国汽车公司也自然“躺枪”。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多年,世界经济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两国的贸易摩擦将影响世界经贸格局。


三、2019年中美经贸发展趋势


        (一)贸易战阴霾难以散去


        首先,特朗普政府“美国优先”的施政理念不会改变,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道路方向没有改变迹象。加上2018年美国国内营造的中国威胁舆论,都是美中扩大经贸合作的障碍。


        其次,美国政府层面不断出台对华警惕和遏制文件,不利于美中友好经贸往来。2018年,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301调查报告及说明,多次指责了中国在中美贸易中存在“盗窃知识产权”问题、“强制技术转让”问题以及利用“中国制造2025”等产业政策进行不公平竞争等行为,并为美国政府开出对中国商品征税建议清单,此后美国正是以此为依据对中国商品实施的加征关税。


        第三,美国在法律层面上加大了对中国经贸发展的围堵,给美中经贸关系投下阴影。目前,代替《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美墨加协定”(USMCA)正在寻求参与国国会批准。该协定中第32.10款中规定,协议中任一缔约国若与非市场经济国家谈判自贸协定的,应当提前3个月通知其他缔约国,并至少在正式缔约之日起30日前,将拟签订的自贸协定全部文本提交其他缔约方审阅。若该缔约国正式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签订自贸协定的,则其他缔约国可自该等自贸协定签订之日起6个月内,选择终止与该缔约国的自贸协定,将原三方自贸协定转化为另两个缔约国之间的双边自贸协定。如果该协定得到批准,上升为法律,很明显能够起到阻挠伙伴国与中国订立自贸协定的作用。另外美国海关还公布了新的原产地裁定规则,使中国在与美国有自贸协定的国家组装的产品出口到美国时仍需交纳高额关税。这些新出现的规定,将围堵中国出口的意图表现得十分充分,也对未来中国对美出口树起了高高的壁垒。


        (二)美中扩大贸易战规模可能性不大


        经2018年贸易战交手,美中双方各有损伤,尤其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主要诉求,如减少贸易逆差等目标并未实现,提高关税水平为主的贸易保护手段是否会在2019年奏效令人产生置疑。


        另外,美国的许多地方州政府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贸易战,如作为美中两国省州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的加州,由于与中国多省在清洁能源、创新科技等方面都有重要合作,加州州长布朗在每年一度在洛杉矶举办的“中国周”上表示: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美两国可以互相学习,贸易战是愚蠢的。同时,美中地方政府间的正常交流也没有停止。5月22日,第四届中美省州长论坛在成都顺利举行,美国阿拉斯加州州长沃克、新墨西哥州副州长桑切斯等美方代表出席。12月,河南省商务代表团赴美国与华盛顿州政府及商务部门访谈并受到欢迎。在美中的官方和民间交流中,美中双方的参与者都表达了进一步深入合作的意愿,这种意愿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联邦政府的决定,在发动新一轮贸易战时更加审慎。


        同时,2018年的贸易战给美国一些下游产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市场整体成本上升,终端商品价格上涨,通胀隐患显现。如2018年1月,美国宣布对进口光伏产品采取为期4年的全球保障措施。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对此发表反对声明称,特朗普征收关税的举动不仅将会使美国太阳能产品价格提升,还会导致4.8万~6.3万美国太阳能行业工人丢失工作,最终给美国经济和相关行业工人的利益带来危机。3月,美国宣布对进口铝制品征收10%关税,美国啤酒行业方面即警告称,这将使啤酒和饮料生产商损失2.563亿美元,导致罐装饮料的价格上涨,最终成本将转嫁给消费者。美国发动贸易战,其中一个考虑是希望通过贸易战在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可这个希望有可能落空,因为当前美国正处于充分就业状态,不存在明显的空间来让国内生产替代中国产品。这意味着关税成本将主要落在美国消费者和进口商身上,因此,继续扩大贸易战,对扩大美国国内就业和增加消费者福利方面都没有好处,扩大贸易战缺乏普通民众的支持。


        (三)美国对华服务业投资有望有所增加


        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尤其是服务业领域的开放。2018年6月28日,中国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其重点就是服务业的开放。如在金融领域,取消银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寿险公司的外资股比放宽至51%,2021年取消金融领域所有外资股比限制;在基础设施领域,取消铁路干线路网、电网外资限制;在交通运输领域,取消铁路旅客运输公司、国际海上运输、国际船舶代理外资限制;在商贸流通领域,取消加油站、粮食收购批发外资限制;在文化领域,取消禁止投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规定。而美国服务业竞争力很强,多年来占据世界服务贸易顺差额第一的地位,也是中国服务贸易第一大逆差来源地。在中国打开服务业市场的关键期,及时进入中国市场,对美国服务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未来几年,美国服务业企业可能会加大对华投资。


四、合规经营——美中贸易战的启示


        2018年4月16日,中兴通讯因违反美国出口管制法,将一批混有美国科技公司软体、硬体的产品出口给伊朗最大电信营运商伊朗电信,美国商务部发布禁令,禁止美国公司在7年内向中兴销售产品。在美方禁售令下,中兴公司包括生产、销售、售后等在内的经营活动几乎完全陷入停滞。此后,在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美国取消了禁令,但中兴通讯也不得不接受美国苛刻的条件,重组董事会,向美国支付10亿美元罚款,并将4亿美元存入第三方托管账户。7月9日,新任总裁徐子阳发表上任后首封内部信,表示要深刻吸收教训,始终把合规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石,强化合规文化,将合规嵌入我们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因此,合规经营成为2018年美中贸易战给中国企业的重要启示。


        虽然有不少中国专家表示,美国因中兴通讯在合规经营方面存在重大缺陷而发布出口禁令,只是表面现象,其深层次原因则是美方产生危机感,在中兴事件上“借力打力”,以保持其高科技产业的竞争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企业必须要在合规经营方面提高重视程度。


        一方面这是由美国法律环境决定的。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对伊朗开始实施经济制裁,伊朗、朝鲜、委内瑞拉、苏丹、索马里、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陆续都曾遭到美国制裁,而美国实施的这些制裁,部分也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这样,企业如违反美国对第三国的经济制裁措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如交易难以达成,款项被冻结,遭受行政、民事或刑事处罚,若被纳入《特别指定国民名单》(SDN)黑名单,将会完全失去美国市场和美元业务等等。


        另一方面,则是中国海外企业顺利开展业务所需要的。2018年,美国国内舆论对中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知识产权盗窃”等多种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了大肆渲染,使得美国国内支持中国的声音被一再打压。如果某些中国企业在合规经营方面被抓住把柄,将容易拖累整个中国海外经营企业都陷入不利的境地,影响巨大。另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间并不长,在海外合规经营方面的经验不足,且目前“走出去”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健全的合规制度和健康的合规文化,为此出现过一些企业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如有的企业片面追求业绩,不顾成本代价;有的不注重保护环境,不注意安全风险防范等。在国际市场中,中国企业合规经营的形象并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在贸易战的氛围笼罩下,中国企业因违规被处罚的事件增多,开展海外业务的难度成倍增加。


        因此,了解美国实施的各项制裁规定,对有国际业务的中国企业进行合规经营十分重要。目前,中国企业需要了解该领域的法律主要有:《出口管理条例》(EAR条例)。EAR条例规范大范围的原产于美国的商品、软件和技术的出口、转出口和视同出口,包括那些原本仅是为了民用但却同时具有民用和军事或扩散应用特性的商品、软件和技术。由EAR条例特别管制的所有物品列举在《商业管制清单》(CCL清单)里。中国企业需要了解这份清单。《国际军火交易条例》(ITAR条例)。ITAR条例禁止从美国或美国境外出口或转出口在《美国军火清单》(USML清单)中所列的主要适用于军事应用的原产于美国的防范性物品和服务。《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IEEPA法案)。IEEPA法案授权美国总统在美国的国家安全、外交政策或美国经济遭受异常的或特别的威胁时,可以阻止相关交易并冻结财产。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依据IEEPA法案监管美国的多项经济和贸易制裁,通过发布一系列制裁清单来禁止与诸如伊朗和朝鲜等国的贸易,同时在《特别指定国民名单》(SDN名单)中列出了很多被制裁的个人和实体的名单。这些制裁内容多样,实施形式也是形形色色的,所以,要详尽了解制裁范围、程度与制裁的机制。


        这些制裁内容每年都可能进行一定的调整,所以,中国企业还应及时关注这些经济制裁及反制裁动态变化,增加或减少了什么内容,从而对企业决策做出相应改变。除了了解美国的制裁规定,企业了解各项裁定的效力大小也是必要的,美国对第三国的制裁有的是中国政府支持的,有的是由联合国决议通过的,而有的,则是被联合国否决而实施的单边制裁,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咨询专业的律师或第三方服务机构,做好合适的决定。


        另外,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反对商业贿赂,履行商业责任等原则,也是“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培养的企业意识。完善合规经营制度,建立合规体系,树立健康的合规经营形象,则是每一个在外经营的中国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不过,随着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合规经营情况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大,敏感度也越来越强,中国企业在美国遭遇美国政府合规经营调查的可能性更大,需要提醒中国企业注意的是,一旦遭遇合规经营调查,要积极配合,并以专业的应诉团队来搜集相应证据,维护自身利益。如果被认定存在违规行为,被要求整改,就应按照整改规定,严格落实,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